《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认同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关系着乡村孩子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我国乡村教育需要一支甘于奉献、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大概有330万,主要分布在乡镇中心学校、村小、偏远的教学点。工资低待遇差、工作负担重、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低、晋升困难、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是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特征。为了有效促进老少边穷岛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师资差距,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改善乡村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让每个乡村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国务院于2015年6月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作为《计划》的目标群体,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情况无疑会影响政策的走向。在《计划》颁布以后,更多的是专家学者对《计划》进行解析,目标群体乡村教师对《计划》感受和态度受到的关注比较少。本研究以乡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计划》的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这对《计划》的实施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法探讨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情况以及影响乡村教师认同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提出提高乡村教师对《计划》认同的针对性建议。具体而言,本研究依据现有文献资料,参考国内外相关量表,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编制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量表。选取河南省部分学校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根据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访谈结果来看,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总体认同度比较高,其中对《计划》的具体举措、所要达成的目标、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以及《计划》的实施前景都是比较认同的,但是对于《计划》的了解认同度比较低。通过差异性分析可知,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度在不同性别、教龄以及月收入方面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对于《计划》的具体举措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当地政府和学校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政策制定过程中乡村教师的参与度低以及需求满足程度都影响着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度。为了提高乡村教师对《计划》的认同度,应该增强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以及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征求乡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计划》充分满足乡村教师的需求。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以及自身的情况最为了解,采纳其合理建议能够使《计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还要加强对《计划》的宣传,只有乡村教师对《计划》了解和熟悉之后,才能更加容易接纳这一政策,也才能够提高其对《计划》的认同度,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碍,保障《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他文献
期刊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文化全球化的脚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引起了道德感和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混乱,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对传统的道德体系造成了巨
在英汉互译工作中,译者常常遇到源语言不可译性这一现象,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着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义差异这一层面,去分析造成不可译性的原因,并总结对应该问题的
文学及科普作品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文学及科普作品能够更容易读懂一个国家的语言特征、文明发展、文化变迁、经济状况、政治生态等。在现代文学及科普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活
自“信达雅”翻译标准被提出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但截至目前为止,“信达雅”仍然是我国翻译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准体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信达雅”的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