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样均属于历史认识问题,即日本如何认识当年对中国及其它亚洲国家所进行的侵略问题。篡改历史教科书或参拜靖国神社只不过是其历史认识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战后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围绕着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前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篡改与反篡改的斗争。尽管国际社会及日本国内的进步力量与日本自民党政府及一些右翼团体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教科书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发严重。这不仅是关乎日本今后能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也关系到中日友好的政治基础。如果说,中日间的领土问题尚可“搁置争议”,但历史认识问题因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容搁置也不能搁置。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历史教科书在不断地修改,日本首相每年都去参拜靖国神社,一些政府高官不断发表刺激中国乃至亚洲邻国民族感情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想让过去的历史成为历史,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本文以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法及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教科书问题产生的背景、过程、原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以求揭开日本为何要修改教科书、为什么敢修改教科书以及为什么能够修改教科书的谜底,透视当前日本教科书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