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化膜电极设计及云智能监控系统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转型、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及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电化学发电装置,无需经过热机过程和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即可直接将贮存在甲醇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它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结构简单、燃料来源广、运输方便等特点。其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新的替代品,在小型移动电源和微型电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DMFC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阳极甲醇氧化反应动力学缓慢、电池内部反应分布不均匀、甲醇渗透,运行条件控制优化等。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是DMFC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和运行条件与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构建一个高性能的MEA和相互协调的运行条件控制成为优化DMFC性能的关键,这样能保证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正常传输,提高反应动力学速率,扩大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加催化剂活性位点和降低甲醇渗透。为此本论文首先从发展新型电极结构入手,再初步探索利用云智能监控系统跟踪燃料电池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point,MPP)以达到其最佳的运行工况。首先制备了在电极平面内(in-plane)方向上梯度负载催化剂电极。在in-plane 方向上不同区域内分配不同载量的催化剂,该梯度负载催化剂电极为阳极和阴极催化层中催化剂的负载在入口附近较低并且在出口附近较高。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梯度负载催化剂电极进行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in-plane方向上梯度催化剂负载电极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和电池的稳定性,改善物质传输阻力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并减缓性能的衰减。其次构建新型的平面间(through-plane)方向上梯度催化层阳极结构。在DMFC阳极催化层中掺入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材料构建梯度催化层阳极结构。该结构在靠近微孔层(Microporous layer,MPL)为掺入COF材料的高催化剂载量外催化层和靠近膜侧为低催化剂载量的传统内催化层组成。因此在梯度催化层阳极结构形成了催化剂浓度和良好的孔隙率梯度,并实现甲醇梯度催化氧化的过程。通过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循环伏安法测试探究了这种新型梯度催化层阳极结构对DMFC的影响。实验证明,掺入适量的COF材料可以扩展外催化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加催化剂反应位点,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内层的存在降低甲醇渗透,提高燃料利用率,提高高浓度甲醇电池的放电性能。最后初步探索基于云智能监控和边缘计算的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和电池性能的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云智能监控和边缘计算的燃料电池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及辅助设备系统、云端运行数据库模块、云端智能模块、监控数据终端模块。这些系统模块通过正负反馈调节,相互协调能够快速准确的跟踪到燃料电池的MPP,更快地将MPP信号反馈给燃料电池辅助设备系统,快速调控燃料电池的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运行工况。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降低未来气候变暖的进程,“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随之而出。有机朗肯循环作为一个可以将低品位能量转换为高品位能量的发电技术,具有重大的发展价值。面对目前有机朗肯循环效率低以及和成本环境间不协调等问题,本文开展了对双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目标优化,并且还对纳米工质进行物性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双级蒸发串联有机朗肯系统的构建和参数分析。通过改变高压循
学位
液滴撞击表面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喷墨打印、增材制造、防结冰、自清洁、生物医疗等领域,液滴的撞击行为及最大无量纲直径是上述应用中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中的流体因含有添加剂往往表现出剪切变稀、黏弹性和屈服应力等非牛顿流变特性。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牛顿流体液滴,非牛顿流体液滴在壁面的动态特性及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开展剪切变稀流体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后铺展及回弹行为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旨在探索剪切
学位
双向轴流式叶轮在舰船压载、水力输送、潮汐发电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双向输送、控制便捷等优点。S翼型是双向轴流式叶轮的组成基元,其水动力特性直接决定双向轴流式水力机械的综合效能,S翼型优化及其应用研究亟待深入。本文依托军工预研项目,以S3525翼型为基础优化对象,基于构建的优化平台对其进行多变量自动寻优。综合利用数值计算及试验测量手段对优化前后S翼型的水力性能、绕流特征及激励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对
学位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进口气流温度、速度都有着更高要求,在该环境下燃油的蒸发、雾化和掺混是保证点/熄火边界、稳定燃烧以及燃烧效率等燃烧特性的重要基础,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为更好地了解在加力环境下喷嘴的雾化性能,并较准确地预测射流下游燃油分布,需要开展航空煤油的雾化特性试验研究。本文研究了直射式喷嘴和变结构参数扇形喷嘴的流量特性,并在高温高速气流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喷嘴的燃油雾化特
学位
回路热虹吸管作为结构简单和传热能力强的一种高效被动式传热装置,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提高能源利用和转换效率的重要选择方案,在太阳能集热系统、电子设备冷却、通讯设备和数据中心热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回路热虹吸管蒸发段下方热泄漏对其运行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缺乏相关研究,这对提高回路热虹吸管的传热性能具有明显意义,并将为其结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设计搭建了一种两相回路热虹吸
学位
研究多模态火焰将有助于加深对实际燃烧中火焰特性的理解,为设计出更高效清洁的工业燃烧器提供理论指导。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近年开展了详细的多模态燃烧器实验测量研究,获得的丰富燃烧流场数据库为检验多模态火焰的燃烧模型和算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也是国际燃烧学会公认的一个基准火焰。大涡模拟通过对小尺度涡旋建模,并直接求解大尺度涡旋结构,可以精确地捕捉到流场的湍流与燃烧反应的细节信息。本文选择对达姆施塔
学位
酵渣是生物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产量大的特点,难以长期储存、经济输运、稳定燃用,易造成环境问题。对高含水率生物质酵渣进行干燥预处理,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由于生物质酵渣的低值性,同时其干燥过程需消耗大量热量,开发能效及经济性较优的干燥方法对于生物质酵渣干燥至关重要。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使用电能输出热量的设备,其具有能耗低、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已经在建筑供暖、农产品
学位
旋壳泵是一种流量小,扬程高的极低比转速单级高压泵,其比转速常在5~30区间内。旋壳泵内流动复杂,运行时常伴有强烈的噪声。目前针对旋壳泵研究主要涉及过流部件结构设计与定常流场特性,而对于旋壳泵噪声问题研究却较为匮乏。因此本文以旋壳泵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模拟技术采用雷诺时均法模拟旋壳泵内部流动;依据声类比理论将旋壳泵内部流场信息转化为声源并以此进行声学仿真计算;从集流管结构入手,探究集流管结构对旋壳
学位
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纷纷倾力研究新能源技术。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分支,因其能实现多种类型和温度范围的余热回收,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学者们广泛研究。针对热效率低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开展了采用混合工质的并联双压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环境分析,深入探讨了10k W有机朗肯循环的实验特性,构建了
学位
为了提高矿震定位精度,保证算法能快速收敛且具有较强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非线性海鸥算法的矿震定位算法(Robust Difference 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RD-SOA)。该算法首先计算差值矩阵,提出采用稳健差值法作为目标函数,其次基于海鸥算法,提出非线性惯性权重,最后通过海鸥间相互作用求解震源点位置。通过模拟试验分析,当波速在-1%~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