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LLINs的使用效果,为LLINs对疟区易感人群的保护效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使用长效蚊帐(PermaNet(?)2.0)的项目覆盖地区,收集相关洗涤次数的长效蚊帐,采用通道试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观察暴露30min时微小按蚊通过数、击倒数,暴露15h后存活数、死亡数,吸血数、未吸血数:暴露后恢复24h存活数、死亡数并计算总死亡率、总吸血率。结果:暴露于长效蚊帐的30分钟期间,新蚊帐组、洗涤0次组、洗涤5次组和洗涤20次蚊帐组的受试微小按蚊通过通道的比率分别是3.4%、2.8%、5.3%、4.6%,在通道内的击倒率分别是7.8%、7.8%、5.7%、8.2%;结束暴露后,新蚊帐组、洗涤0次组、洗涤5次组和洗涤20次蚊帐组的受试微小按蚊的死亡率分别为92.4%、91.7%、87.2%和89.0%,吸血率分别是0.3%、1.5%、1.3%、2.1%;暴露结束后存活蚊虫恢复24小时后存活率分别是38.6%、59.2%、62.2%、70.2%。受试微小按蚊的恢复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90.52,P<0.05);总死亡率分别是97.1%、95.1%、92.1%、92.3%。受试微小按蚊的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345,P<0.05)。洗涤0次组、洗涤5次组和洗涤20次蚊帐组的受试微小按蚊总死亡率存在下降趋势(线性趋势χ2=5.79,P<0.05)。结论:长效蚊帐PermaNet(?)2.0在云南疟区高危人群使用过程中,杀虫效果受当地居民洗涤因素的影响,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长效蚊帐的杀虫毒效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