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均质压燃稀燃燃烧(火用)损失机理及实现高热效率途径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对于降低CO2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意义重大。燃烧过程优化是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重要环节。均质充量压燃(HCCI)可满足清洁燃烧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成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汽油HCCI内燃机热效率为目标,采用数值模拟为主、试验研究为辅的手段,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了燃烧过程(火用)损失机理以及影响(火用)/功转换的关键因素;为优化燃烧而设计了模型发动机,对实现高热效率及超高热效率的途径进行了广泛探索与深入研究。活塞式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火用)损失不可避免,而HCCI燃烧中(火用)损失主要来源于化学反应,因此,本文首先构建了非平衡态燃烧过程化学动力学(火用)损失数学模型,对汽油及其可再生替代燃料正丁醇燃烧过程(火用)损失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种燃料(火用)损失源从宏观上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燃料转变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阶段为小分子经H2O2 loop循环转变为CO的阶段;第三阶段为CO、H、O等高温氧化为CO2和H2O的阶段。燃料化学特性不同,会使第一阶段中(火用)损失源和(火用)损失率特征不同;但燃烧边界的热力学参数对不同燃料燃烧过程(火用)损失的影响规律是相同的。通过燃烧边界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当量比、氧浓度)的协同控制,提高燃烧速率和燃烧温度,可有效降低燃烧(火用)损失;且需同时控制最高燃烧温度,抑制化学离解损失,才可获得低总(火用)损失的燃烧。将上述结论与发动机技术相结合,得出采用HCCI稀燃燃烧,并结合进气增压、废气再循环(EGR)、高压缩比等技术,可以获得低总(火用)损失的燃烧。燃烧(火用)损失的降低,还需结合高效的(火用)/功转换过程,才能最终实现热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对汽油HCCI稀燃燃烧缸内(火用)/功转换过程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合试验研究表明,燃烧相位和燃烧速率的优化,以及混合气比热比的提高,是提升缸内(火用)/功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经过优化,汽油HCCI稀燃燃烧可获得高效的(火用)/功转换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示热效率可超过50%。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汽油重整分子均质压燃(RM-HCCI)燃烧概念:将汽油在缸外通过高温无氧重整为小分子燃料(碳数≤4),再将其引入缸内实现HCCI燃烧。研究表明,汽油燃料经过重整后可降低缸内燃烧(火用)损失;并且可延迟混合气着火,进而减轻在中高负荷时对EGR的依赖,有助于提高混合气比热比;汽油RM-HCCI具备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和拓展汽油HCCI稀燃最高负荷的潜力。基于可降低燃烧(火用)损失及提高(火用)/功转换的技术手段,并根据汽油HCCI稀燃燃烧的特点,本文设计了采用分开式循环和可变压缩比的模型发动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的途径。模型发动机通过缸外低压循环(可变两级或多级涡轮增压中冷系统)及缸内高压循环(可变压缩比、EGR、Φ协同控制)实现分段压缩和膨胀。该设计可充分回收排气能量,提供汽油HCCI稀燃所需的高充量密度;并且通过可变增压系统及缸内可变压缩比,实现高低压循环的双可变调节,最大程度地实现对缸内热力学参数的灵活调控,从而实现对燃烧相位和燃烧速率灵活精准的调节。基于模型发动机,本文创新地提出负荷(Load)-Φ-EGR-有效压缩比(εe)协同控制策略,根据其英文首字母或希腊字母简称为LFEE策略。LFEE策略不仅是简单的协同控制,还包含优化热效率的策略,可有效避免粗暴燃烧,并能实现燃烧相位、燃烧速率、燃烧温度的同时优化;在此基础上,还能进一步优化Φ和EGR率以提高比热比,从而实现热效率的最优化。采用LFEE策略,可实现最高平均有效压力16bar以上,最高有效热效率达50%。本文还探索了实现超高热效率的途径。研究表明,提高内燃机负荷和最高燃烧压力,可提高热效率,在平均指示压力8~15bar范围,热效率提高的效果尤为显著;为大幅提高内燃机热效率,还需采取隔热措施。基于LFEE策略,并采用高强度的绝热内燃机,其有效热效率具备突破60%的潜力,同时可满足清洁燃烧的要求。
其他文献
太赫兹波由于其独特的电磁频谱特性,在生物医学诊断、通信及雷达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高性能太赫兹波辐射源是太赫兹波应用的关键技术基础,而太赫兹波参量辐射源由于兼具宽频率调谐范围和高功率单色太赫兹波输出,且拥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和室温工作等优点,是目前太赫兹波辐射源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围绕太赫兹波参量辐射源的频率连续可调谐和输出能量特性等关键问题,对非线性晶体中基于受激电磁耦子散射
细胞长期低温冷冻保存意义重大。冷冻和复苏过程中,细胞内外结冰产生的渗透压损伤和冰晶损伤是导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且细菌感染风险也不容忽视。为了制备出兼具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抗冻和抗菌的低温冷冻保存体系,本文以功能性聚肽合成及其细胞低温保护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功能性聚肽抗菌、膜扰动活性和红细胞抗冻。内容主要包括聚(赖氨酸-co-缬氨酸)合成及抗菌性能;疏水氨基酸改性聚天冬氨酸及膜扰动活性;疏水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
骨缺损对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小面积骨缺损能够依靠人体自身的再生能力完全修复,当出现大面积骨缺损时,仅依靠自身的再生机制无法愈合,因此,需要植入材料协助骨缺损的修复。目前在临床上,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合成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常采用的技术。其中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是,自体骨移植存在取材来源有限、需要二次手术及伤口感染等问题,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对于异体骨移植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它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 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期刊
癌症的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且最彻底的治疗方式,但是术后癌症的高复发率和局部组织缺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此,本文以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NAGA)和丙烯酰胺(AAm)为单体,并复合多巴胺修饰的金纳米粒子(PDAAu),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一种可注射自显影纳米杂化水凝胶(PNAm-PDAAu)。实验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照下,由于金纳米粒子优异的光热转化特性,PNAm-PDAAu凝胶可以发生
学位
潮流能作为一类重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与利用是缓解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潮流能转换技术具有环境影响较小、技术成熟度高等特点。我国近期大规模潮流能调查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渤海海峡、浙江舟山海域、福建诸多海湾口、琼州海峡等多处海域的潮流能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潮流能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科学表征潮流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建立一套完整的潮流能资源评估方
重载柴油机作为石油的主要消耗源之一,其整体能效提升对国家层面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在各种柴油机节能技术中,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技术因其能够较好的兼顾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备受关注。重载卡车柴油机主要余热源,包括烟气和缸套水,具有余热“质”差异明显,但余热“量”相当的特性。基本有机朗肯循环与这一余热特性并不匹配,因此无法实现对柴油机余热的高效利用。本文开展了有机朗肯循环匹配方法研究,通过对循环结构和循
随着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大气污染问题的凸显,加强内燃机移动源节能减排已成为内燃机工业要面临的当务之急。柴油机因其热效率高、动力性强、功率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在交通运输、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颗粒物排放问题仍是制约其未来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壁流式DPF已成为柴油机满足现行或即将实施的排放法规中PM和PN排放限值的标准配置。DPF碳烟沉积分布一方面直接影响其压降特性、捕集效率;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