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内容,项目编号2010AA6CN072。‘黄花丁香’(Syringa pekinensis ’Beijing Gold’)是由北京植物园通过北京丁香(Syringa pekinensis)选育出的丁香属植物黄花系新品种,为了确定‘黄花丁香’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嫁接到暴马丁香上的‘黄花丁香’为供试材料,以乡土暴马丁香(Syinga reticulate var. mandshurica Hara)为对照,在冬季自然变温和人工降温条件下,通过测定其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各项生理指标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隶属函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抗寒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其在自然条件下的越冬表现对其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嫁接到暴马丁香上的‘黄花丁香’植株在哈尔滨地区自然越冬。2、‘黄花丁香’开花时间比暴马丁香晚5天左右,花期从6月末持续到7月下旬,长达20多天。哈尔滨的气候原因影响了‘黄花丁香’的开花时间,使哈尔滨地区嫁接在暴马丁香上的‘黄花丁香’花期比原产地嫁接在北京丁香上的‘黄花丁香’花期推迟了一个月左右。3、在冬季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黄花丁香’和暴马丁香在相对电导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ro含量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均随自然温度的降低其值呈上升的趋势,之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其值又随之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糖始终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4、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以0℃C指标为对照,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黄花丁香’和暴马丁香各指标变化趋势也比较接近,其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总体都呈上升趋势。而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与自然温度变化过程各指标相比,在自然温度表化过程中植株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都体现出较强的抗寒性。5、测得‘黄花丁香’和暴马丁香一年生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5.08℃、-39.11℃。6、相对电导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黄花丁香’抗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MDA含量、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黄花丁香’抗寒性鉴定的辅助指标。7、嫁接到暴马丁香上的‘黄花丁香’在哈尔滨地区表现出较强的抗寒适应性,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