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ATM-AS反义转录本促进ATM基因表达的机制探讨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抑癌基因的表达降低或者失活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ATM(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是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重要抑癌基因。ATM基因全长总共约150kb,包含63个外显子,定位于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11q22-23)。研究表明,ATM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引发ATM表达水平异常降低的原因和机制尚待探讨。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1(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1)占人类基因组的20%,约有500,000个拷贝;完整的LINE-1为6kb,共有两个开放阅读框ORF1及ORF2,有反转录转座子功能。LINE-1的启动子是双向启动子,可以启动反向转录,产生反义转录本,调控基因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ATM基因的第61个内含子中存在一个完整的LINE-1。实验室的前期实验证实,这个LINE-1的反义启动子(L1-ASP)可以启动反义RNA的转录,产生长度大于200nt(nucleotide)的反义转录本(命名为L1-ATM-AS);该反义转录本L1-ATM-AS可以正向调控ATM基因的表达,但其调控机制不明。已知反义lncRNA通常可通过改变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修饰来调节靶基因的活性。我们假设:L1-ATM-AS可能和某种组蛋白修饰酶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改变ATM启动子区的组蛋白修饰,使染色质处于开放活性状态,从而促进ATM基因表达。本课题利用DNA结合蛋白纯化技术、质谱分析、ChIP技术、RIP技术等技术方法,对该研究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L1-ATM-AS能够和组蛋白乙酰化酶KAT5相互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共同作用于ATM的启动子区,使ATM启动子区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H3K14ac),促进ATM基因的表达。这一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调控ATM基因表达的方式,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发生机理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4头自然分娩、体重相近、34月龄的断奶西门塔尔犊牛。犊牛随机分为4组:工程菌组A、屎肠球菌组B、复合菌组C以及对照组D,且每组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牛。其中对照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工程菌组A饲喂基础日粮+WB800N-CC31工程菌;屎肠球菌组B饲喂基础日粮+屎肠球菌;复合菌组C饲喂基础日粮+WB800N-CC31工程菌和屎肠球菌的复合菌(复合菌中工程
背景:在乳腺癌发病的过程中,肿瘤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并且仍是乳腺癌治疗中最大的难题。因此,研究并寻找肿瘤转移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非常有必要。RNA结合基序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难治疗的关节运动性疾病之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有
本研究基于“中文十亿字标注语料库”,从跨变体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影响中国大陆汉语、中国台湾汉语和新加坡汉语分析型致使构式中“使”“让”“令”交替的句法、语义、语言变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六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获得调查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对老年人全血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探索人体内多个重金属暴露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及各类型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关联,为老年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早期预防策略与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6月2016年9月,对六安市两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最终纳入研究1013人。按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能引起小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和山羊患病,也可引起牛、马、骆驼、猪等多种动物患病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慢性传染病干
研究目的:当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目前,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标准是基于尿白蛋白排
目的:急性脊髓损伤是创伤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能够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的减弱或丧失。急性脊髓损伤病理发展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
光纤激光器由于具备稳定性好、柔韧性强、光束质量好、能量集中、损耗低等特点,因此吸引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由于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光纤激光器逐渐朝高功率输出的方向而发展。然而高功率信号在光纤里面传播时会导致非线性效应,而大模场面积光纤则被认为是克服该难点非常有用的手段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对同时具备大模场面积与低弯曲损耗的单模光纤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大模场面
伴随超表面和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介质超表面在传感、安检、通信及军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但限于传统工艺,介质超表面的大面积制备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意在突破传统工艺限制,设计超大面积、高精度阵列介质微球超表面的制备方法,使其可以为全反射、吸波、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本论文将介质微球和有机弹性体组成复合材料引入到制备大面积介质微球超表面中。基于Mie谐振及等效介质理论,通过调节两种组分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