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然而目前医疗领域中仍存在着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乡差距加大,农村医疗资源短缺的现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困扰着很大一部分人,各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发表研究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和建议》,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该论断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探讨和争论。经过大量的观察和阅读相关资料,笔者认为要深刻地理解并解决医改难题,对医疗资源配置规律、医疗体制与医疗资源配置的关系、以及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作一个全面的解析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文中,笔者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医疗体制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阐明医疗服务领域的特有经济规律以及医疗体制对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侧重分析市场主导下的医疗体制对医疗资源配置带来的不利之处。然后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给予介绍和评价,针对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的论断,从体制角度结合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深入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本文认为医疗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一、政府投入不足,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二、“以药养医”体制的不合理;三、医疗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四、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最后运用马克思有关劳动力的理论论证了医疗体制改革由政府主导的必要性,借此对我国新一轮医改做些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