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在脑部MRI图像微小多目标分割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图像中,脑组织的轮廓非常复杂和不规则,且样本数目有限,不适合使用传统的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的分割方法。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监督的分类方法,它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因此,本文开展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磁共振图像脑部基底节区内的尾状核(caudatum)、壳核(putamen)和苍白球(pallidum)进行分割研究。支持向量机最初用于二分类问题,在此采用有向非循环图的方法将若干个两类分类器组合成多类分类器。这样所得到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对MRI图像中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及其背景区域的分割。最终分类的效果除了与设计的分类器有关外,还与从磁共振图像中提取的特征向量有关。结合磁共振图像的特点,采用纹理特征提取和灰度特征提取的方法,纹理提取方法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来提取图像的局部统计特征。每一个样本点共提取58维特征向量。由于高维的图像特征向量严重影响计算速度,降低分割速度,所以在本文中分别采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粗糙集(Rough Sets, RS)的方法来进行降维处理,大大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割MRI脑部多目标组织时,无论是分割速度还是分类准确率,粗糙集方法均优于主成分分析算法。为了分析和验证所提出的支持向量机分割算法的实际效果,同时采用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 FCM)、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算法、贝叶斯分类器(Bayes Classifier, BC)算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算法分别来对目标区域进行自动分割,从而有利于非常客观地说明支持向量机分割算法的优越性。最后,根据虚警、漏警概率以及分类正确率指标对这六种方法的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采用降维处理,采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多目标分割的分割正确率均优于以上五种方法。
其他文献
EDGE技术由于能利用GSM系统已有的网络设备和资源,就能使得运营商向移动用户提供个人多媒体业务,因此被作为一种2G技术向3G技术的过渡技术,同时在现有的移动用户中仍有大部分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MIMO-OFDM技术已成为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MIMO与OFDM两种技术的结合弥补了彼此间的不足,更好的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性能。信道估
当今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其具有高速率、大容量、环保等特点,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也已经大量应用在高速无线数据的通信中。而在可见光通信中应用OFDM便产生了直流
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智能的、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无线通信技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能感知无线通信环境,自适应地调整系统参数,动态地接入空闲频谱,有效地解决无线频谱资
近年来伴随着高速度硬件平台快速更迭,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层出不穷的更新换代。使得移动终端平台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和设备厂商的兴趣。而Android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其开源性,和拓展性强的特点,被广大开发者所使用用于智能终端的二次开发。众所周知,当今GPS定位导航技术已经成熟地应用于移动电话操作系统当中。本文利用了Android应用良好的可移植性,研究并设计了基于高德地图定位导航服务的
近年来,交通道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但交通信息化建设却相对落后。现今支撑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通信网络主要依靠基于有线骨干通信网络构建,无论是专用的交通道路监控系统
21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不仅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甚至涉及国家安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信息窃取和恶意攻击事件,因此信息的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彩色图像是一
近年来,随着频谱的竞争不断升温,使得认知无线电技术(CR: Cognitive Radio)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一个认知无线电网络由众多次用户通过动态频谱接入的方法,与主用户共存于
水下合作目标定位系统作为一种应用成熟、简单有效的系统被普遍采用。随着水下运载平台不断向智能化发展,频段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合作声源的频率也应随之改变,同时,为了获得更
随着宽带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对因特网上多媒体应用需求的增加,对于无线视频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视频流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两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