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营养状况和影响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合格的早产儿临床资料110份,分析其出生后早期的营养状况,并对影响早产儿生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高危因素分析时:考虑到自变量较多,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然后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我院早产儿EUGR发病率以出院时体重、身长、头围作为生长参数进行评价,我院早产儿EUGR的发病率分别为53.64%、31.82%、10%,较出生时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病率分别提高了24.54%、17.32%、4.6%。2.营养状况:①肠内营养:开始肠内营养平均日龄为2.7d(1~21d),其中喂养不耐受共49例,发生率为44.5%,喂养不耐受者予以微量喂养33例,占56%。②肠外营养:97.5%的早产儿接受了肠外营养,开始使用氨基酸的时间为1.2d(1~7d),氨基酸添加速度为(0.50±0.12)g/(kg.d),氨基酸的平均使用时间为(11.48±9.47)d,氨基酸累计使用量为(38.95±17.72)g;开始使用脂肪乳的时间为3.9d(2~15d),脂肪乳添加速度为(0.48±0.10)g/(kg.d),脂肪乳的平均使用时间(6.8±3.4)d,脂肪乳累计使用量为(19.80±16.98)g;③住院期间总热卡达到摄入标准120Kcal/(kg.d)者占早产儿总数的98%,达标日龄平均为(16.21±7.28)d;住院期间口服热卡达到摄入标准100 Kcal/(kg.d)者占早产儿总数的95.5%,达标日龄平均为(16.50±9.78)d。④体格发育情况:出生时平均胎龄(33.90±1.89)周、平均体重(2.01±0.35)kg、平均身长(42.89±3.21)cm、平均头围(30.62±1.65)cm,其中SGA32例,占29.1%。出院时平均胎龄(36.58±1.70)周、平均体重(2.27±0.31)kg、平均身长(45.22±2.94)cm、平均头围(31.17±4.05)cm。住院期间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平均幅度为出生体重的(9.20±4.52)%、体重开始增长日龄为(7.07±2.06 d),恢复出生体重的平均日龄为(11.12±4.98 d)。住院期间(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平均增长速度(12.8±9.93)g/(kg.d)。⑤生化指标的监测情况:入院时:110例早产儿均进行了血生化指标的监测,血清总蛋白浓度平均为(46.16±7.12)g/L、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2.49±5.12)g/L、血尿素平均为(3.57±2.89)mmol/L、血肌酐平均为(56.39±32.48)umol/L、总胆固醇平均为(2.38±2.07)mmol/L、甘油三酯平均为(1.04±0.07)mmol/L、血钙平均为(2.31±0.08)mmol/L、血磷平均为(1.98±0.68)mmol/L。出院时:共收集到血生化指标完整的病例35例,血清总蛋白浓度平均为(44.78±4.67)g/L、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1.51±4.96)g/L、血尿素平均为(2.97±0.69)mmol/L、血肌酐平均为(36.28±10.71)umol/L、总胆固醇平均为(1.92±0.63)mmol、甘油三酯平均为(1.02±0.29)mmol/L、血钙平均为(2.15±0.04)mmol/L、血磷平均为(1.40±0.36)mmol/L。对出入院时生化指标完整的35例早产儿进行血生化指标异常发生率比较:出入院时低血钙、低白蛋白血症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入院时血总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UGR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GA(OR=301.264,P<0.05)、低出生体重(OR=800.02,P<0.05)、住院期间体重平均增长速度慢(OR=1.230,P<0.05)、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大(OR=0.664,P<0.05)、口服热卡达到摄入标准的时间(OR=0.884,P<0.05)、出生后并发感染(OR=8.203,P<0.05)、母亲有并发症/合并症(OR=23.835,P<0.05)为EUGR的高危因素。结论1.以出院时体重、身长、头围作为生长参数进行评价,我院早产儿EUGR的发病率分别为53.64%、31.82%、10%,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及生长发育状况不容乐观。2.SGA、低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大、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速度慢、口服热卡达到摄入标准时间长、母亲有并发症/合并症、出生后并发感染是导致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对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