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要素市场的发展滞后于商品市场的发展,生产要素发生了长期扭曲现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大型国企掀起大规模的并购浪潮,与温州爆发的信贷危机,中小企业扎堆倒闭形成鲜明对比,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持续不断。本文以此为背景,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联系,并着重分析了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扭曲对企业所有制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要素扭曲背景下的竞争模型,通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要素扭曲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民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突出时,民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2)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优势突出时,国有企业具有竞争优势;(3)如果存在“信贷限制”现象,则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理论分析,本文首先运用生产函数法对2009年27个行业在31个地区的要素扭曲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而且资本要素的扭曲程度大于劳动力要素的扭曲程度。然后基于测度结果,进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对企业所有制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扭曲程度均与国有资本所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负相关。并对该结论做了进一步解释分析:资本要素扭曲与国有资本比重负相关是因为资本要素的数量扭曲所导致;劳动力要素扭曲与国有资本比重负相关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价格扭曲所导致。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