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务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实证型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i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辅以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对学生听力口语能力及情感层面产生的影响。这篇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简单描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听力口语状况,指出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能力的必要性,并介绍全文的布局。第二章回顾任务教学法理论的相关文献,介绍了任务教学法的定义,类型,构成,评估方法,并讨论了Willis和Skehan提出的两个理论框架;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第三章描述了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第四章论述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实践;描述了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估。第五章论述实验结果,并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可能原因。第六章总结全文,提出此项研究的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并指出该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为了对比任务型教学和传统教学,作者在两个大班中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课堂教学实验。对照班采用3P传统教学法与终结性评估,实验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来自三个不同专业的168个大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在此期间作者通过形成性评估及任务型教学法帮助实验班学生提高其听力口语能力,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对学生听力口语水平,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在兴趣与自信心等情感层面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对比显示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教学方法上,首先,任务教学法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次,任务教学法可以创造愉快的可课堂气氛;再次,任务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第二,在测试方法上,首先,形成性评估能够比终结性评估提供更加快速、有效、全面的反馈;其次,形成性评估比终结性评估更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快速提高;再次,形成性评估在情感方面能够比终结性评估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反馈。实验结果同时显示任务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均难以让学生短期内在口语水平上有快速的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四个月的试验期不够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口语存在大量问题但在口语练习上投入时间太少。当然此项研究亦有其不足之处,如实验期只有四个月,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再如实验样本是方便样本而非随意样本,亦会对实验结果有所影响。但本文作者还是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任务型英语教学并积极探索任务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可行性。希望此项研究给语言教师和学习者以启发并在任务教学法领域引发更多研究。
其他文献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是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针对第二外语的学习提出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输出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输出语境的创设与开发。在这个理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用户数的大规模增长,如何在大数据中提取人们的观点和情感倾向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情感分析从本世纪被提出以来,就逐渐成为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情感分析有很多实际的应用,例如:产品定价、国际关系分析、银行系统风险监测等。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人们日渐习惯在购买商品后留下自己的评论,这些用户评价有助于其他用户更好地了解产品和做出购买决定,也为商户进行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引起了更多的重视,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目的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43只眼)术后病理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超声声像表现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既关系个人精神风貌的建设,也关系到中国伟大事业的蓬勃开展。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于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之下,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我们的民族历经战乱而能浴火重生,迭遭挫折而能再创辉煌。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见证了中国“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伟大征程,政治价值承载着中华儿女捍卫国家主权的勇气与决心,文化
国际化的人文和语言环境反映了国际化的程度,标识语的英译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最直接的信息。其中,医院标识语在社会发展与人们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医院标识语的英译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