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材料去除率最大化的稳态立铣过程切削参数优化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fe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铣削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技术,因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及模具等行业,但由于国内缺乏对铣削加工切削机理及工艺的深入研究,使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铣削加工的优越性。   本文结合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切削理论、切削试验、机床动力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对铣削加工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并且针对铣削力、铣削稳定性与颤振以及铣削过程参数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当机床的整体刚性一般,铣刀的“长径比”较小时,应综合考虑“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可将其简化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单自由度系统,建立了考虑“机床—刀具—工件”的加工工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将切削力分解为径向、切向两部分。首先,在考虑刀杆动态变形对瞬时切厚反馈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导出了整体动态铣削力表达式和铣削力方向系数;其次,构造了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位移的高效数值仿真算法;最后,给出了考虑再生效应的铣削过程稳定性判据以及主轴转速和轴向切深的关系表达式。   2.基于上述模型本文提出了三种绘制稳定性极限图的方法,分别是频域法、时域法、实验法,并分析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为了分析机床模态参数对稳定性极限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的模态参数绘制稳定性极限图,根据所得的稳定性极限图可以直观地判断每个模态参数对稳定性极限的影响。   3.传统的稳定性极限图一般只是考虑轴向切深和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稳定性极限图的目的在于找到稳态情况下二者的最优组合。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径向切深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本文基于再生颤振理论,分别考虑径向切深、轴向切深、主轴转速三个因素,绘制出了三维稳定性极限图,为实现材料去除率的最大化提供了有力依据。   4.基于VC++软件环境,开发出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实现了加工工艺系统相关参数及仿真参数的输入、稳定性极限图的快速绘制,加工参数的最优化选择以及动态坐标显示等功能。
其他文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研制了大壁虎实验研究用的运动力学测试系统用于进行大壁虎在不同角度表面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测试。本文对该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油田经营者越来越关心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田、区块、油井,随着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经济效益差别很大,部分油田、区块、
齿轮机构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构之一。齿轮形状复杂,精度项目众多,检测难度大,是制造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的齿轮精度测量仪器以接触式测量为主,操作复杂,检测效率
磨料射流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在高压水射流中加入特殊的磨料粒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射流。高压水射流技术一经形成,就以其加工点温度低、切口质量高、无粉尘和
在高校中日语的教学主要分为日语专业教学,第二外语教学及公共日语教学.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以下简称二外日语)主要面对的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于专业日语教学,带有鲜明的自身
  现有大型燃煤锅炉设备上都配有各种原理的除灰设备,但这些设备不仅高能耗、除灰性能差而且会对受热面造成吹损。通过对现有电厂锅炉除灰方法的研究,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利用
目前稠油最广泛的、最有效的开采技术是热力采油,即油藏注入热流体或使油层就地发生燃烧形成移动热流,主要靠利用热能降低原油粘度,以增加原油流动能力开采原油的方法。水热裂解
脱砂压裂是有别于常规加砂压裂的一种特殊压裂工艺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裂缝的正常尺寸比例,达到造“短宽裂缝”的目的,以满足某些中高渗透油藏压裂防砂改造的特殊需要,为
本文对目前低渗透油田注水预处理工艺及其使用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利用达西公式绘制了地层压力分布曲线,并利用曲线对注水井地层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而解释了注水预
电主轴单元是决定数控机床高速化和高效率的主要部分,始终是机床技术发展的基础。电主轴的加工、装配、静态和动态特性将对机床的生产率、加工精度、被加工表面的质量产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