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乙素通过AMPK激活改善FFAs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等明确肝损伤因素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即在不过量饮酒的基础上,脂肪在肝中大量累积并产生病变。NAFLD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影响了全球25%~30%的人群,且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018年,我国NAFLD患病率达到32.9%,成为我国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NAFLD病理机制复杂,西药尚无有效药物及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未有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为治疗NAFLD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心也仅仅围绕着行为矫正、饮食、锻炼和减肥等来逆转NAFLD。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医药在证候规律研究及辨证治疗NAFL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NAFLD的治疗卓有成效且手段多样,可能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如:虎杖苷、大黄素、姜黄素、灵芝三萜等单味药物均具有显著的药理疗效。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作为我国最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延胡索乙素(Levo-tetrahydropalmatine,THP)是中药延胡索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临床常用药,其药效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镇痛、镇静、催眠等方面,常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但目前对肝脏疾病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相关系统研究亟待进行。目的:本课题旨在靶向基于AMPK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键调控信号通路,为阐明延胡索乙素“如何调控脂质代谢与激活氧化应激”、“如何评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为NAFL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策略。方法:采用油酸和棕榈酸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一种体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方法,同时创建更全面的培养基成分,综合形成营养过剩微环境,使细胞模型脂肪变性程度更高,达到建立一种接近于临床的、体积增大且数量增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采用合理药物筛选策略,选择药效好、安全性强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延胡索乙素,通过不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研究药物分子对模型细胞的活性、克隆形成等细胞毒性作用;采用x 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筛选药物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适宜浓度,明确药物分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降脂活性和安全性;探索药物分子在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 RNA中发挥改善脂质蓄积的基因作用机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脂质合成及脂质氧化过程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阐明基于AMPK调控相关脂代谢及氧化的通路网络;利用不同药物ATP合酶抑制剂、解偶联剂FCCP、呼吸链抑制剂Rotenone/Antimycin A、葡萄糖及糖酵解抑制剂2-DG刺激不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明确药物分子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能力,揭示药物分子对NAFLD细胞模型的能量作用机制;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32只6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40 mg/kg组,延胡索乙素80 mg/kg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高脂小鼠模型来明确药物分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性,并通过生化指标、生命指标数据分析,完成药理学、毒理学等临床前评价,探索延胡索乙素在动物模型中的成药性评估和药理学机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并筛选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策略。结果:采用油酸和棕榈酸可形成游离脂肪酸联合诱导的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可显示脂滴,说明成功建立SMMC-7721细胞和BEL-7402细胞体外细胞脂肪蓄积模型,并确定了在SMMC-7721细胞中1000μM油酸钠与500μM棕榈酸钠(2:1)时,细胞脂肪变模型最优,在BEL-7402细胞中400μM油酸钠与200μM棕榈酸钠(2:1)时,细胞脂肪变模型最优。基于体外改善脂质堆积模型的建立,筛选出具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的延胡索乙素浓度,分别在SMMC-7721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浓度为:75、100μM和50、75μM,可用于后续试验。通过细胞克隆形成、x 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技术等进一步验证了已筛选出的药物延胡索乙素浓度具有高保护、低毒性的效果,可减少对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损伤。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药物分子作用脂肪变性模型中,参与细胞内脂质代谢、糖代谢相关转录因子,其中包括AMPK、ACC、FAS、HMGCR、SREBP-1c、TBC1D1、PGC-1α及CPT-1等,与模型组相比延胡索乙素干预组均出现显著性生理变化,且相关脂质及糖代谢基因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调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脂肪变性细胞SREBP-1c、FAS蛋白均表达水平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延胡索乙素干预组SREBP-1c、FAS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脂肪变性细胞p-AMPK、SIRT1、p-ACC蛋白均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延胡索乙素干预组p-AMPK、SIRT1、p-AC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肝脏中脂质的病理积累是由于脂质生成或摄取与脂质的线粒体氧化分解代谢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为进一步验证药物干预后线粒体代谢变化,用耗氧量(OCR)与胞外产酸能力(ECAR)表示;在脂肪变性细胞中,检测OCR显示,基础呼吸、ATP产量和最大呼吸能力均被促进,检测ECAR显示,糖酵解和糖酵解能力被抑制,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促进体内引发氧化应激的活性,进一步提高脂质氧化所需提供的能量,同时在此过程中验证了延胡索乙素发挥促进OCR和抑制ECAR的作用依赖AMPK激活。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延胡索乙素治疗可以降低NAFLD模型小鼠的体重及肝重;血液生化分析显示,延胡索乙素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水平,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浆血脂指标明显改善;肝脏组织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延胡索乙素可促进AMPK和ACC的磷酸化并提高SIRT1水平,进一步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FAS和SREBP-1c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合成;肝脏免疫组织化学也进一步验证了FAS的变化差异;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延胡索乙素治疗后肝细胞由伴有大泡性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改善为排列较整齐、脂质沉积和脂肪变性明显减少,心、肺、肾和脾等病理切片显示延胡素乙素未造成显著性的病理损伤。基于广泛靶向技术进行全谱代谢组检测,获得全面的代谢组信息,研究了动物模型中模型组和延胡索乙素治疗组之间的代谢组差异,共检测到1371个代谢物,主要包括甘油脂类、甘油磷脂类、脂肪酰类、甾醇脂类、鞘脂类等,并筛选出8个差异代谢物;通过PCA、OPLS-DA/S-Plot、VIP图、条形图、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差异代谢物KGGG富集等分析,以阐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代谢过程和变化机制。结论:在游离脂肪酸诱导的SMMC-7721、BEL-7402细胞变性模型和高脂高糖喂养的C57BL/6小鼠模型中,延胡索乙素可改变AMPK活性,并通过调控SREBP-1c/FAS通路及增强SIRT1蛋白活性,有效地缓解了过度的氧化应激和肝细胞内过度的脂肪蓄积,进一步抑制脂质合成并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最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其他文献
卵菌(Oomycetes)是一类丝状真核微生物,形似但不属于真菌,包含多种植物病原菌。其中,疫霉属卵菌(Phytophthora)可引发多种植物病害,严重威胁全球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卵菌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和毒性演化机制,克服寄主品种抗病性的能力强,使得作物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十分突出,作物卵菌病害的防控高度依赖化学农药。因此,认识植物对卵菌的感病性,是探索作物抗病新策略的基础,对作物抗病育种具有重
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源-荷双侧正在面临着高不确定性的挑战。在电源侧,由于风速、太阳辐照的内在固有随机性和波动性,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具有不可控的特点;在负荷侧,智能电网的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接入、需求响应的实施大幅增加了电力系统负荷的不确定性。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电力系统学科亟需解决复杂态势下风电、光伏发电、低压负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量化与分析问题,以
研究背景急性睡眠剥夺(Acute sleep deprivation,ASD)于人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对大脑最重要的影响是损害日间功能和学习记忆过程,但目前能够改善学习记忆的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极为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睡眠剥夺损害学习记忆的机制及干预靶点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Orexin及其受体不仅是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也参与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海马区对睡眠剥夺非常敏感,且富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越来越接近1.5℃的目标,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迫切。减缓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全球、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旅游活动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只有弄清楚旅游业的计量边界、旅游碳排放的计量边界、旅游碳源等才能理清旅游碳排放机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
MgCl2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在聚烯烃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年生产聚烯烃树脂1亿吨以上,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聚烯烃生产、尤其是聚丙烯生产的主力催化剂。虽然MgCl2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早已实现工业化,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发展成熟,我们需要掌握改进催化剂结构性能和调控聚合物结构的科学原理,从而在催化剂研制和聚合工艺的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由于Ziegler-Natta
成像光谱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对地光学遥感技术,主要体现在能够同时获取地物目标的空间与光谱信息,在精细土地分类、水质反演、矿产勘探、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推扫式是当前星载成像光谱仪的主流成像方式,具有无运动部件、瞬时宽幅覆盖以及高信噪比等特点。受大动态范围与高信噪比无法兼具的限制,目前的载荷设计往往仅能满足海洋、资源环境或者大气等某个单一领域的监测需求。先进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将突破此限制,使得所
提出一种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农村建筑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PCA白化预处理来降低数据的冗余度,然后使用无标签影像数据对栈式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取特征,最后利用提取到的特征和标签数据来训练Softmax特征分类器,实现对建筑物的准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算法的统计结果中召回率(Recall)平均提高了5.48%,精准率(Precision)平均提高了5
1.研究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的膀胱癌类型是尿路上皮癌,又称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癌和腺癌虽然不常见(分别为5%和2%),但一经发现,多为晚期,死亡率较高。2020年全球估计有573275例新病例和212536人死亡。据估计,2020年美国有81,400例膀胱癌新病例和17980例膀胱癌死亡。在我国,过去十年,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
通过水滴模板法制备的聚合物有序多孔膜具有均匀规整的孔结构,在精密分离、细胞培养、光电功能器件、微反应器、液滴操控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聚合物是制备有序多孔膜的常用材料,迄今为止已有上百种聚合物用于有序多孔膜的制备,其拓扑结构和化学组成对水滴模板法成膜十分关键。本文从聚合物分子设计出发,讨论聚合物拓扑结构和化学组成对有序多孔膜形貌的影响,发展基于有序多孔膜材料及其结构的潜在应用,并探索有序多孔膜的连续
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具有成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高的特点。其储层质量对后续高效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复杂的地下地质情况不仅严重制约地质与地球物理测试、测量的数据质量,也使得传统的储层表征方法难以满足火山岩储层识别与预测的生产需求。针对此,本论文以春风油田排66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为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动态生产等多尺度资料,以数据空间相关性信息与连续性信息利用为切入点,以地质统计学、人工智能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