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大量接入,微电网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网具有拓扑结构易变,多端电源供电等特点,因此导致微电网的故障诊断面临诸多问题:如传统的故障定位判据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大量接入,微电网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网具有拓扑结构易变,多端电源供电等特点,因此导致微电网的故障诊断面临诸多问题:如传统的故障定位判据不再适用,故障诊断建模复杂或者通用性差,故障推理运算用时长等。因此,本文致力于建立一种针对微电网故障特征的、可移植性强的故障诊断模型,并提出简单的、检错能力强的故障推理方法。在拓扑上,微电网为双端或多端供电,且其结构多变;在故障特征上,由于DG也会向故障点馈入短路电流,仅依靠电流(或功率)方向信息的传统故障判据己经不再适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电流幅值、相位和DG电流方向信息的微电网故障定位判据,并把故障暂态分量作为补充判据。另外,由于微电网中易发生信息畸变、误动作或拒动作等,仅依赖数据采集和监控中心(SCADA)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故障定位是不可靠的。因此,本文利用电气量判据和保护、断路器的状态量信息进行分层建模,建立了由故障定位层和故障清除层组成的微电网故障诊断Petri网模型。为了增加模型的可移植性,本文还对相应的断路器进行集合化处理。引入了双向箭头弧,从而精简了库所数目,简化了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变迁设置时间约束,利用HPsim验证模型的可达性。最后,基于建立的故障诊断Petri网模型的故障清除层,提出改进的冗余编码Petri网推理算法,该方法只进行变迁故障校验即可判别不正确动作。通过案例分析可得,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对微电网内连接于同一母线的上下游线路,快速建立分层的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并验证了改进的冗余编码Petri网故障推理算法判别保护和断路器的误动或者拒动信息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平等协商为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协商主体理性公共讨论的能力并实现主体自觉为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模拟环境下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miR-15a的表达情况及调控miR-15a的表达对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miR-15a调控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
第一部分:延胡索酸类似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延胡索酸类似物预处理心肌细胞后,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以不同的
组合梁负弯矩区上混凝土板开裂后,裂缝截面的混凝土对承载力已经不起作用,但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应,使得裂缝间的混凝土仍能承受拉力,产生了受拉刚化效应。当前规范在计算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刚度时未考虑受拉刚化效应的影响,在计算时直接忽略负弯矩区的受拉混凝土,按钢梁与钢筋组成的换算截面计算其刚度,使得按其方法计算的挠度并不准确。本文以钢-混双面组合梁静力试验为研究背景,基于集中柔度模型研究了混凝土损
面孔身份信息和面部表情是个体社交和情绪交换的重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面孔的识别往往要比非面孔更容易,研究一致认为这是由于面孔基于构形进行加工。通过将面孔倒置,可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档案的管理,所以各个领域也对档案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规范,特别是建筑工程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是相对静态的,而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对建筑工程档案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系统地建立建筑工程档案,这样可以使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更具有科学性。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数据信息突飞猛进式增长,把所有数据信息资料完整归
目的:目前认为单个核细胞移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但单个核细胞包括多种细胞成分,实际起作用的细胞亚群至今仍不知晓。因此,找出关键亚群对于临床治疗心肌梗
随着高铁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高速铁路桥梁需要修建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高烈度地震区。高强度钢筋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钢筋用量,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而且可以解决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布置过密引起的混凝土浇筑振捣问题,所以高强度钢筋在高烈度区高速铁路桥梁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按照一般规律纵筋的强度提高,会导致构件的延性和变形能力降低。通过调研既有拟静力试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配置HRB500高强钢筋铁路RC
目前,无人机和无人车被广泛地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复杂的三维环境,无人机与无人车单独执行任务的成功率较低。无人系统的协同作战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的多数研究是关于单个无人机或无人车的操作,其生存能力以及适应环境能力不能满足在复杂环境执行任务的需求,本论文利用增强合成视景技术以及陆空协同操作系统来提高无人系统的生存能力。论文首先探讨了各类传感器对于在退化视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大力推进,一种具备生态综合功效的城市空间模式——绿网城市理论也由此诞生。本文即为对其用地功能的探讨。对理想城市理论、绿网城市理论、城市用地功能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了绿网城市理想单元的条件设定和功能定位;并依据国际建筑师协会对城市用地功能的相关界定,列举了我国以及英国、德国、日本4个国家对城市用地功能的体系划分,分析比较了各国用地功能体系的差异,总结了我国部委整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