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A族单质二维材料的结构预测与物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K.S.Novoselov和A.K.Geim等人通过机械剥离方法成功制备出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graphene),由此打开了二维(2D)材料研究的大门。此后,大量的新型2D材料相继被发现并展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2D材料家族中,单质2D材料因为组成成分简单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电子、磁性、机械和光学等特性,并在催化、光电器件、自旋电子器件、高性能电极和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正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ⅢA到ⅤA族元素形成的单质2D材料的研究。由于ⅥA族元素不能形成层状材料而被认为难以形成稳定2D结构,所以关于ⅥA族单质2D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结构数量和物性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性地预测和研究了 ⅥA族元素硒(Se),碲(Te)和钋(Po)形成的稳定单质2D材料的结构、物性以及形成机制。同时,本文也对基于硒烯(α-Se)的四种2D异质结的结构、电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搜索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出了 31种由类金属元素Te形成的新型2D材料,并通过声子色散计算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验证了它们结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根据这些碲烯结构所包含的Te原子层数和内聚能将它们进行了分类和命名。这些新型碲烯具有丰富的电子性质,包括金属和半导体性质,以及拓扑和超导性质。从能量上来看,具有三个原子层厚度的碲烯结构拥有较大的内聚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且多数表现出半导体特征。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碲烯结构的内聚能相对较小,且都是金属。在这些新型2D Te结构中,B-α、B-β、B-γ和B-η相是拓扑绝缘体,B-β、B-ε和T-κ相是超导转变温度(Tc)大概为8 K的超导体。有趣的是,B-β相既是拓扑绝缘体又是超导体。与其他2D材料相比,碲烯不仅具有丰富的结构,而且具有更有趣的电子性质,这主要来源于Te的类金属性质和较强的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此研究不仅丰富了碲烯的结构也为探索2D体系中的拓扑超导性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候选材料。2.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预测了 10种新型2D Se的同素异形体。这些新型硒烯结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分别通过声子谱计算和AIMD得到了验证。系统研究了这些新型2D Se同素异形体的电子性质。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新型硒烯结构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除此之外,半导体型2D Se结构的带隙随双轴向应变的变化情况也得到了探究。光学性质研究表明新型硒烯在可见光区具有很好的光吸收性能。此研究丰富了2D Se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为硒烯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证明了 Po也可以形成稳定的具有类1T-MoS2结构的2D材料—钋烯。能带结构计算表明,钋烯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质,其单层的带隙大约为0.9 eV。钋烯的半导体性质可以很好地保持到四层的厚度,这时的带隙约为0.1 eV。还发现从体相β-Po的[001]方向所截取的具有幻数原子层厚度的Po薄膜可以通过自发相变形成钋烯。这种自发相变的物理机制是:Po薄膜中的强量子尺寸效应驱动的Peierls畸变导致了这种相变的发生。此外,提出了一种在实验上可以通过外延生长技术生长出钋烯的合适衬底。此工作不仅使从ⅢA到ⅥA族单质2D材料的“拼图”更加完整,而且还提出了一种新的2D材料形成机制。4.通过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地丰富和调控2D材料的物理性质。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四种基于α-Se的2D异质结α-Se/Ca(OH)2、α-Se/GaSe、α-Se/h-BN和α-Se/MoS2的结构、电子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层间距、双轴向应变大小和外电场大小都能够有效地调节这四种异质结的电子性质。而外电场对这四种异质结电子性质的调控作用更为显著,能够使它们的电子性质变得更加丰富。光学研究结果表明,α-Se以及基于α-Se的四种异质结都具有本征的双曲特性。而且与构成异质结的孤立单层相比,这四种异质结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光吸收都显著增强。此研究填补了硒烯基2D异质结研究方面的空白。
其他文献
热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一种分子量约35kDa的蛋白,在机体内广泛表达,尤其是在骨骼肌、心脏以及脑组织等代谢活跃的组织中表达量更高。CHIP蛋白兼具辅助分子伴侣功能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被认为具有整合、沟通分子伴侣系统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特殊作用,在蛋白质质量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
学位
<正>"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妇幼保健院功能定位和妇幼健康工作特点,推动医改政策落地见效,构建了"全程、全面、全方位"整合型持续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制度建设、职责分工、工作衔接、服务效果追溯等方面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跨团队协作服务机制,构筑由多专业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运动管理师组成的MDT团队,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期刊
负热膨胀是自然界中一种比较罕见的反常物理现象,相对于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它的出现超出了传统晶格动力学的预期,成为传统晶格动力学概念的挑战。人们希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材料与器件有着稳定的热膨胀性能,即具有较高的抗热震性能,以防止材料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材料的抗热震性能与其热膨胀系数成反比,因此,可用来抵消材料热胀冷缩的负热膨胀材料或者近零膨胀材料十分重要。然而,能够满足需求并直接被应用的负
学位
目的 将循证获取的成人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以提高伤口治疗效果。方法 成立循证实践小组,通过循证获取成人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护理最佳证据。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某医院护理系统的压疮上报表单中登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112)和对照组(n=97),通过证据获取及培训进行最佳证据本土化改进,比较组间与组内护士压力性损伤分期及护理知
期刊
背景L1综合征是由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L1CAM)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X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系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X连锁脑积水、MASA综合征、X连锁遗传性痉挛性截瘫I型和胼胝体发育不全。L1CAM基因位于X染色体,L1CAM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正在发育的神经元上,在神经元的黏附与迁移、神经突外生、轴突引导
学位
强子结构的研究是粒子物理中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对于理解量子色动力学(QCD)非微扰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高能散射过程中出现的横向极化相关不对称度是研究强子内部三维结构,特别是自旋结构的有力工具之一。根据因子化定理,涉及强子的高能散射过程中的物理可观测量可分为短程硬散射部分和长程非微扰部分,短程硬散射部分可用微扰论计算,长程非微扰部分通常用部分子分布函数(PDF)和碎裂函数(FF)表示。在因子化框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第一位,虽然近些年来治疗方法较之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经典的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免疫治疗也成为肺癌治疗中的主流。而且对于晚期肺癌采用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其总生存期对比传统化疗来讲,有明显的延长,但在整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免疫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只有20%左右,免疫治疗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
学位
苜蓿是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豆科牧草,是奶牛日粮的重要组分。河南省所在的华北区是中国畜牧业主产区,当前迫切需要加快苜蓿产业发展,提高苜蓿收获、加工技术水平。青贮是一种常用的苜蓿保藏手段。为了改善河南省黄河滩区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为评价筛选菌株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lantarum)A345 对生产规模苜蓿裹包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
学位
较低的能源利用率、持续增长的能源价格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正在面临的问题。强化能量传递过程,降低能量传递消耗是减缓上述问题的关键举措。作为耗能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能量传递设备,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对能源和环境事业意义重大。本文以螺旋缠绕管换热器为对象,基于(火积)耗散理论、场协同理论和不可逆损失理论,进行了换热器强化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为目标对螺旋缠绕管换热器进行结构优化,然后通过实验和数
学位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毫无疑问是目前粒子物理领域最成功的理论,特别是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更是填补了其理论预言的最后空缺。但是几乎与所有电弱精确测量符合很好的标准模型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规范等级问题(也称为希格斯粒子质量平方发散问题、精细调节问题等)、暗物质候选者问题、规范耦合常数的统一问题以及中微子质量问题和标准模型味道疑难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引入了许多新物理模型,超对称是其中最优美的新物理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