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王晞星教授对大肠癌的辨治规律

来源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基于临床实践和王晞星教授本人观点,总结王晞星教授临床辨治大肠癌症—证—法—方—药之间的相互规律,从而为中医辨证论治大肠癌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观察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取王晞星教授诊治大肠癌的病例,填写《大肠癌临床证候调查表》。运用MySQL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其准确无误地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并始终以王晞星教授本人观点为主,总结大肠癌辨治规律。结果:1.证候规律: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得出王晞星教授辨治大肠癌四类主要中医证候及其比例:寒热错杂证(35.84%)、肝脾不调证(26.51%)、脾虚下陷证(16.23%)、肠腑不通证(13.19%)。2.辨证要点:运用主成分分析统计方法,得出大肠癌常见四种证型的辨证要点。寒热错杂证:心下痞、舌红、肠鸣、口中生疮、腹冷;肝脾不调证:胁痛、胃脘痛、腹痛便溏、脉弦、善怒;脾虚下陷证:食欲不振、肛门重坠、大便失禁、短气、脉弱;肠腑不通证:腹满、脐腹痛、舌红脉数、大便秘结、呕吐。3.用药规律:68种常用药物频数分析结果:(1)常用药物前10位的有壁虎、浙贝母、山慈菇、半夏、薏苡仁、茯苓、白术、土茯苓、党参、陈皮。(2)药性以温、平为主,寒为次;药味以甘为主,苦为次;归经以脾、肝、胃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组合。4.方证关系: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得出各辨证分型对应处方:寒热错杂证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肝脾不调证用逍遥散加减;脾虚下陷证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肠腑不通证用大柴胡汤加减。结论:王晞星教授认为大肠癌患者多以“失和”为主要病机概要,即脾肝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和,脾气虚弱贯穿疾病始终。治法以“和解”为上,驱邪扶正,疏肝健脾,平调寒热,在辨证论治、秉遵和法的基础上,与治脾、中药抗癌形成鼎足之势,用药无明显攻补寒热之偏,性质平和,照顾全面,充分体现了“和法”诊疗疾病的理念。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是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大省,对其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问题的研究是必要且重要的。文中基于山东省
近年来,法国文学批评界积极探索,不断突破,形成了"可能性文本理论",且影响渐盛。该理论由法国学者马克·埃斯科拉、苏菲·拉博等学者在米歇尔·夏尔、皮埃尔·巴雅尔、雅克·
在日常交际中,口头表达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学习本单元课文,应主要从怎样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入手,学习有关知识,比较
中唐是唐王朝风雨巨变的转型期,对于文学来讲,也是重要的过渡阶段。作为过渡期的诗人刘言史,其诗歌在文学渊源上,上承"诗"、"骚",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从《诗经》、楚辞中汲
<正>红皮型银屑病常为银屑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外界较强刺激或治疗不当,尤其是急性期应用激素制剂,或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所致,其中心理因素是其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1]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时遗传物质进行复制,而分裂期时遗传物质进行平均分配。也有些细胞经过多次分裂之后,处于停止分裂的静止期,称为GO期,细胞周期开始于这个时相
供给结构质量是衡量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教师教育结构质量是在遵循学科知识逻辑与教育问题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区域、类型、层次和专业结构满足国家
目的:探究ORMDL3与HLA-DQ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相关哮喘中的分布情况及基因-基因交互
目的:清热化湿、利胆和胃法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病例收集自20
影子银行通过房地产泡沫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该机制包括信用生成、抵押品、资产替代和风险传染渠道。实证研究发现,在2003Ⅰ-2012Ⅳ期间内,影子银行在长期内导致房价显著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