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21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话题。教育趋势从能力教育发展为素养教育。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标志着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每一个方面都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但是目前我国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少,将阅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的研究更加少,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如何,现实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调查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图式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北海市5所高级中学的430名学生和6名教师展开了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英语核心能力培养,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2.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英语核心能力,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是语法翻译法,比较传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教学评价,教师的评价用语比较单一,家长很少有机会参与评价,加上评价的标准主要基于成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是学生评价。学生认为教师没有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且教师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学习兴趣。在阅读课中,总体来讲,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不是很乐观。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教师比较注重语言知识,忽略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语言知识方面,教师非常注重语言知识的解释,例如词汇,语法,句型等;但是他们很少为学生创造真正的环境去运用所学知识。在文化意识方面,教师很少补充相应文化背景知识,也很少让学生去比较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在思维品质方面,教师忽略了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能力方面,教师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北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方面因素教师,学生和评价机制等。1)教师对英语核心能力的理解不够深入;2)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传统的,不符合现在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3)阅读材料仅限于教科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4)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基础薄弱。5)高考考核制度比较单一,主要取决于成绩。基于研究结果,本文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从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三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1)教育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英语评价体系。然后,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改变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增加与当地文化和风景有关的课程。2)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设计各种活动以便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能力。3)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其他文献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i,1809-1847)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1,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这首《e小调随想回旋曲》,这首乐曲是门德尔松少年时期所作的,是他在钢琴上早期探索的一首非常具有创造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选《e小调随想回旋曲》这首乐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舞蹈是一种依靠人体动作来诠释美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肢体语言的展现来进行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内在情感的表达,使舞蹈作品具有美感,并传递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舞蹈表演中的审美体验对于舞蹈演员而言,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肢体动作、思想情感,进一步对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认知,充分感受到作品中传递的美,从而能运用自己的肢体展现美,继而带给观赏者美的享受。本文以作品《长调》为例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受到广泛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文化教学意识目标,外语教学应该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少教师在大学期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教学意识,但真正走上讲台后却出现文化教学意识下降的现象。因此,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引人深思。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
二语交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态度、焦虑等个体内部因素,对其外部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尤其是教师因素中的教师反馈方面。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英语课堂上教师口语反馈的角度来探讨其对高中生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反馈的积极作用来促进高中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能力和水平。本研究以阅读策略活动系统和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理论框架,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为研究工具,对2位参加2020年桂林市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高中英语老师的阅读课堂活动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探究高中英语阅读公开课中对思维品质培养的实施情况和水平,发现培养思维品质的课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高中英语学科的变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一现状引发了教师本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思考。而教师信念,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纵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者对教师信念的构成和来源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开始结合教师行为对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在众多相关研究中,甚少采用叙事探究方法对高中英语等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英语学习信念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显著相关。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体现出,虽然目前国内的研究者对于英语学习信念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充足,但是关于研究示范性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念这一方面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山市示范性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总体情况,探究不同英语水平、不同性别的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差异,以及找出促成英语学习信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思辨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的核心品质。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认知会指导其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成效。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师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认知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思辨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话语的传递和表达已经成为一种多模态的交流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多模态话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英语教学。目前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课堂,涉及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现状,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原因,以期丰富和发展多模态话语研究,以及为教师多模态话语使用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