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救助服务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救助相关的领域。各地政府救助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面向困难群众,以民政部门为核心单位,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的救助服务模式建设,为救助对象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
  本文通过整理安徽省各地民政部门“互联网+社会救助”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分别从救助信息的数据整合、救助部门的职能整合、救助资源的整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合肥、铜陵、亳州三个地方的“互联网+社会救助”模式应用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从安徽省“互联网+社会救助”的应用模式实践中,不难发现,各地开发的“互联网+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已初见成效,新模式应用所展现出的优势特征不仅给社会救助对象带来了福利,也为救助服务工作带来的了便捷,更为社会救助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新模式的应用在带来利好一面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救助主客体互联网思维意识低、救助部门资源有效整合不够、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社会救助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救助体系需要遵循“互联网+”思维,需要加强“互联网+”体制机制的建设,因此需要消除上述瓶颈因素。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树立“互联网+社会救助”的思维模式,将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社会救助实践当中;二是围绕社会救助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开发和应用“互联网+”平台;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信息化配套机制的建设,切实将“互联网+”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起来。
其他文献
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带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就业同步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活力。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优化政府职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选
学位
城镇化的推进导致了住房问题的加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住房价格在各界的关注度从未下降。住房的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建筑面积、建造年代、交通区位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是研究微观因素影响住房价格的常见模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住房价格稳中缓慢增长,二手房市场趋于理性,相比新建住房市场,二手房市场能真正反映
学位
中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优化农田灌溉用水配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突破水资源瓶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  本文以新郑市为项目区,对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受降
学位
宝丰县作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县城,矿产资源丰富,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城乡建设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地侵占生态保护空间,三类空间用地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地矛盾加剧;城乡工矿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未利用地面积较大,但区位条件差、地形复杂、土层薄、坡度大等自然限制因素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基于以上土地利用
学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国有土地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地区正在积极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进行试点探索。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土地生态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遥感信息技术辅以野外调查等技术方法,结合新郑市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环境质最及经济社会等数据,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新郑市农村区域构
学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耕地质量的调查和评价是耕地保护与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当前的农用地分等和定级体系已不能很好的服务国家对耕地统一管理的需要。为了实现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本研究依据现有的《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结合国内外耕地质量研究的成果,提出利用两级修正法进行耕地质量定级。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探索两级修正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学位
社会救助工作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需要在社会救助领域发挥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职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趋系统化、复杂化,且救助对象、救助项目、救助区域等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政府已无法独立承担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部责任。因此,需要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服务生产与供给方面的优势。  社会救助工作在行为主体方面引入社会力量,在运行机制
学位
大学生贫困助学主要是政府、社会、高校等层面对于寒门学子进行的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旨在帮助贫困学子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解决其后顾之忧。但在现实状况下,大学生贫困主体在政策资助体系下出现的“等靠要”等福利依赖思想及行为日益凸显,成为了贫困生群体中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主要以实证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处理阐述了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讨论了导致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产生的原因
学位
随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途径,公益创投越来越被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公益创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救助领域中,成为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募集社会救助资源、开展社会救助服务的重要举措。  从实践上看,我国社会救助实践在救助理念、手段、对象审核、资源分配、管理体制、参与主体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公益创投在健全社会救助发现机制、完善社
学位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情形越来越多。委托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生产与递送社会救助服务,有助于政府的改革,有助于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但不能忽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是存在一些风险要素的。规避这些风险要素,保障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质量,确保社会救助资金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必然要引入合适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方评估因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