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以新郑市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优化农田灌溉用水配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突破水资源瓶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
  本文以新郑市为项目区,对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受降水因素影响较大,在丰水季节水位抬升,在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因此,需根据不同生育阶段作物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有限的灌溉水量用在作物最关键的需水阶段,即所谓的灌“关键水”。在对新郑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评价分析的前提下,得出其农田灌溉水源不足,应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制定合理可行的作物灌溉制度,在农作物全育期期内科学地分配有限的水量,并对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优化分配,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降低到最小,以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新郑市水资源可利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在农田区地表径流得到充分蓄积利用的情况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要,但是部分地区则基本上接近到供需平衡。
  (2)由于新郑市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为1099-1469m3/hm2,夏玉米灌溉需水量为1035-1324m3/hm2,冬小麦-玉米标准种植制度的年农田灌溉需水量为2134-2793m3/hm2,远小于《河南省用水定额》,自产水无法满足充分灌溉灌溉定额用水需要,因此需要制定非充分灌溉制度。
  (3)立足于水资源条件约束制定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相匹配的灌溉定额,并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作物同生长阶段有效湿润层深度、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制定分区节水灌溉制度,将有限的水源优先用于作物生长临界期及关键需水阶段。
  (4)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类型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可利用模数)作为灌溉定额确定的依据,根据灌水定额分析结果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成果,将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划分为旱作区、非充分灌溉区、充分灌溉区3类一级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类型区。
  (5)立足于不同类型区自然环境禀赋条件的适宜性和约束性,采取“以分区为基础,以资源定目标,以目标定工程”的技术思路,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确定了与水资源禀赋条件制定相应的灌溉次数和时间以及相匹配的农田灌溉目标和灌溉工程配置模式。
其他文献
水飞蓟宾具有广泛的药效,且几乎无毒,除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外,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膀胱癌、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抗癌作用。遗憾的是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在室温下仅40 mg.L-1,生物利用度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研究了它的结构改造,并且合成了很多衍生物,包括复合物(如葡甲胺、磷脂酰胆碱复合物、环糊精复合物)、多元酸酯的盐(如邻苯二甲酸酯盐、琥珀酸酯盐、磷酸酯盐)、
学位
高三复习课的主题教学主张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中打破原有的知识组织形式,以主题来统领、创设话题情境、设置分层问题,将零碎的知识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知识秩序,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管理经济学和建筑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者缺一不可。进度控制直接关系到工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同时也是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日益成熟、飞速发展,研究道路工程的进度控制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进度控制方法有横道计划法(甘特图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对于网络计划
房地产业与整个宏观经济之间有着很强的联动作用,房地产业对于促进形成中国的主导型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带动中国经济的复苏的动力作用,都表明房地产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房地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和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房地产业一直作为具备关注的行业,消费者、开发商、政府等主体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更多地站在一个行业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也呈现变化,由传统的卖方市场变化为买方市场。对于农产品供给的选择,很多企业开始向下游转移,将需求导向农民。与此同时市场流通成为约束农产品发展的一大因素。“农超对接”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他可以促进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改善,形成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可以推进冷链物流的建设,为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以此来减少农产
学位
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的井喷式发展,民族社区、民族村寨等逐渐成为了当前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了民族旅游新业态。在旅游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民族社区(村寨)居民为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民族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巨大。目前国内外对民族旅游影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分析旅游发展对整体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居民感知,较少探讨社区居民个体微观层面的影响。旅游业推动的民
学位
甘肃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富集的省份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业已被列为甘肃省强省脱贫的战略性方针中,并且甘肃省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接待入境游客的目的地之一。时过境迁,目前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发展缓慢,所以甘肃旅游该将如何打破壁垒,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新的增长期,是亟需突破的难点。  笔者对甘肃省已到访亚洲以外地区游客的目的地决策行为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旅游目的地的现实到访游客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
学位
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社区参与旅游业的状态不佳。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较低,损害社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力的缺乏较为普遍,因此,有必要保护居民利益并提高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民族旅游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本文通过查阅最新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成果,以甘南州香告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村社区参
学位
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带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就业同步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活力。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优化政府职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选
学位
城镇化的推进导致了住房问题的加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住房价格在各界的关注度从未下降。住房的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建筑面积、建造年代、交通区位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是研究微观因素影响住房价格的常见模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住房价格稳中缓慢增长,二手房市场趋于理性,相比新建住房市场,二手房市场能真正反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