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贫困助学的福利依赖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贫困助学主要是政府、社会、高校等层面对于寒门学子进行的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旨在帮助贫困学子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解决其后顾之忧。但在现实状况下,大学生贫困主体在政策资助体系下出现的“等靠要”等福利依赖思想及行为日益凸显,成为了贫困生群体中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主要以实证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处理阐述了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讨论了导致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破解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的路径。
  高校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鉴于此,选取了A大学及其附属独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对A大学及其附属独立学院大学生贫困助学的福利依赖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福利依赖的文献资料进了梳理和归纳,为研究大学生贫困助学的福利依赖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的具体表现和深层次原因,最后,根据问卷分析得出的结果以及大学生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促进高校贫困助学机制的健康有序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贫困助学的福利依赖主要表现为福利叠加驱动的心理依赖,福利加持滋生的懒惰行为,过度福利引发的贫困冲突,福利吸引诱发的贫困造假,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贫困资助制度的福利叠加,贫困生认定标准存在缺陷,社会态度因素,贫困生退出机制不健全,贫困资助缺乏动态监督机制和贫困生自身心理因素,为进一步规范高校贫困助学机制,提高高校教育扶贫成效,高校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贫困生联合认定机制,降低无偿资助比例,同时转变社会态度,重视发展性资助,开展多元资助,优化勤工助学岗位设计,通过多方合力,构建高校贫困助学福利依赖的破解路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的井喷式发展,民族社区、民族村寨等逐渐成为了当前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了民族旅游新业态。在旅游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民族社区(村寨)居民为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民族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巨大。目前国内外对民族旅游影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分析旅游发展对整体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居民感知,较少探讨社区居民个体微观层面的影响。旅游业推动的民
学位
甘肃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富集的省份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业已被列为甘肃省强省脱贫的战略性方针中,并且甘肃省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接待入境游客的目的地之一。时过境迁,目前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发展缓慢,所以甘肃旅游该将如何打破壁垒,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新的增长期,是亟需突破的难点。  笔者对甘肃省已到访亚洲以外地区游客的目的地决策行为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旅游目的地的现实到访游客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
学位
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社区参与旅游业的状态不佳。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较低,损害社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力的缺乏较为普遍,因此,有必要保护居民利益并提高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民族旅游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本文通过查阅最新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成果,以甘南州香告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村社区参
学位
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带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就业同步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活力。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优化政府职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选
学位
城镇化的推进导致了住房问题的加剧,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住房价格在各界的关注度从未下降。住房的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建筑面积、建造年代、交通区位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是研究微观因素影响住房价格的常见模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住房价格稳中缓慢增长,二手房市场趋于理性,相比新建住房市场,二手房市场能真正反映
学位
中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优化农田灌溉用水配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突破水资源瓶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  本文以新郑市为项目区,对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受降
学位
宝丰县作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县城,矿产资源丰富,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城乡建设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地侵占生态保护空间,三类空间用地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地矛盾加剧;城乡工矿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未利用地面积较大,但区位条件差、地形复杂、土层薄、坡度大等自然限制因素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基于以上土地利用
学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国有土地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地区正在积极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进行试点探索。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土地生态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遥感信息技术辅以野外调查等技术方法,结合新郑市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环境质最及经济社会等数据,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新郑市农村区域构
学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耕地质量的调查和评价是耕地保护与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当前的农用地分等和定级体系已不能很好的服务国家对耕地统一管理的需要。为了实现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本研究依据现有的《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结合国内外耕地质量研究的成果,提出利用两级修正法进行耕地质量定级。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探索两级修正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学位
社会救助工作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需要在社会救助领域发挥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职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趋系统化、复杂化,且救助对象、救助项目、救助区域等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政府已无法独立承担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部责任。因此,需要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服务生产与供给方面的优势。  社会救助工作在行为主体方面引入社会力量,在运行机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