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成像技术在PCB数控铣床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制电路板(PCB)是搭载芯片及元器件的核心集成件,其制造品质决定了通讯、高性能计算机、国防装备等高端装备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子元器件向集成化、微型化、高性能化趋势发展,PCB制造精度要求也日益增加。PCB制造工艺中的轮廓成形是一道重要的加工工序,其加工方式主要有:剪切加工,模具冲压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几种加工方式中,PCB数控铣削的成形精度最高(±0.1~0.06mm)。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PCB的成形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部分精密PCB成形精度要求达到±0.05mm,现有通用PCB铣床难以实现此类PCB的加工要求,本文针对精密PCB铣削成型加工需求,以市场上主流PCB数控铣床为基础,首次将CCD图像技术引入到PCB加工,在数控铣削定位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展带CCD偏差补偿的PCB数控铣床的辅助定位研究,旨在不改变原有机床机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机构消除或减少PCB定位误差,从而提高铣床铣削成型精度。首先,根据PCB数控铣床结构及控制特点,对比分析提升其加工精度的技术方案,从经济性及时效性出发,确定了通过增加辅助机构来提升铣床加工精度的技术路线。通过辅助构件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技术方案为:在铣床Z轴增加CCD工业相机,通过CCD成像技术,修正初始定位坐标系,有效减少因装夹定位所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铣床加工精度。其次,对PCB数控铣床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带CCD偏差补偿的PCB数控铣床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简化了原有工艺,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误差。确定工艺路线之后,根据加工现场要求,对CCD及其配件进行了选型,并且对CCD测量精度进行了检测,得到了单位像素误差值,印证了选择的合理性。通过分析高端PCB常用的圆形Mark图像特性,确定了坐标点识别及转换方式,根据Mark点坐标建立实际坐标系,再利用仿射变换使实际坐标系和机床加工坐标系重合,从而完成定位工作,消除PCB在人工装夹时的粗定位误差。最后,根据Mark点定位要求,制定了对Mark点的处理工艺路线,处理工艺包括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轮廓提取和圆心坐标识别等工作。预处理工作包含了去噪、锐化增强、二值化、腐蚀等。测试并分析了哈夫变换和最小二乘法对PCB圆形Mark圆心坐标的提取效果,通过两种方法检测实验的结果对比,确认了哈夫变换更适合应用于PCB圆形Mark点的定位识别,能有效提升PCB的定位精度。采用CCD辅助定位方案后,PCB数控铣床的成型精度能达到±0.05mm,因此本论文研究方案能在不改变PCB数控铣床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视觉辅助系统来提升其铣削成形精度,经济性及使用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随着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无人工厂、精密制造等的快速发展,如今对于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变得非常高,对于使用材料也越发重视。高硅铝合金由于其具有较小比重、较低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热导率以及良好的刚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配件、电子元件、航空传动件等领域。但高硅铝合金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在切削加工时会加大切削力、提升切削温度、加剧刀具磨损等,使得切削效率降低,造成刀具寿命变短。基于仿生学理念对大
随着物流及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搬运工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叉车具有效率高、载重大、灵活性好等优势,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保有量大。同时,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的强有力的支持。改造传统的电动叉车,实现智能化控制,不仅能够获得较低的使用成本,同时能够快速提高行业的运行效率。目前,叉车式AGV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定位精度仍需要进
重型商用载货车行驶工况复杂且换挡强度大而频繁,在不同道路坡度和载荷下行驶时的动态响应极大地影响了整车的驾驶性,影响驾驶体验。为减少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换挡频率,改善驾驶疲劳,目前诸多品牌商用车已匹配了自动变速器,但工况的复杂性给重型商用载货车动力系统的传动控制策略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改善动力性驾驶体验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商用车行驶工况特点,基于负荷度设计Pedal Map与GSP(Gear Shif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朝着高密度化、细微多层化、特殊功能化、高集成化迅速发展,对PCB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PCB数控铣床是加工PCB成型工序的专用设备,其精度与效率的提升将大力推动我国PCB行业乃至电子产业的发展。论文以PCB数控铣床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精度双轴PCB数控机床,对其进行了静动态性能分析、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主要零部件
稻谷是我国主粮之一,在粮食中占着很大的比重,由2020年国家统计数据可知,稻谷产量为21186万吨,根据有关文献,稻谷加工的碎米率按20%估算,我国每年将会损失4238万吨稻谷,所以稻谷加工时降低碎米率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某小型砻碾组合鲜米机为对象,通过鲜米机砻谷试验,发现了砻谷室温度变化对糙米破碎有较强的相关性,有必要对砻谷室内部温度场及流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改进砻谷室结构和吸风通道。本文首
页岩气长水平段旋转式井壁取心机器人,是以川渝地区的地质特点为基础,针对长水平段取心困难而研发设计的一款特种机器人,该取心机器人主要采取的控制方式为液压控制。小泵主要为小泵系统的液压元件提供液压动力,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小泵控制的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文选用各项性能均比较优异的全金属单螺杆泵来代替传统的齿轮泵和柱塞泵,使其在耐高温和输出流量脉动及输出压力稳定性方面得到改善。提高液压供给质量有助
二轮车事故是城市交通事故中的主要类型之一。缺乏安全保护的二轮车骑车人在道路交通中属于弱势参与方,一旦发生事故,碰撞事故中的二轮车骑车人受伤和死亡的概率较高。因此,本文对乘用车与二轮车事故场景中的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和分析,为智能汽车研发测试提供有效的二轮车典型危险场景构建方案。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挖掘典型危险场景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和归纳总结,在综合了解各研究方法后,确定以聚类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汽车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出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混合动力车因为具有低排放等特点,近年来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混合动力汽车拥有多个动力源,能量管理策略是它的核心部分,需要对转矩进行合理分配,以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优化排放。所以研究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快速控制原型系统是验证能量管理策略优劣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较好地验证自己优化能量管理策略的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大型化、综合化、复合化、多样化的特征逐渐明显,EPC模式受到青睐。与之相对应的,EPC项目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为合同注入柔性,更柔性的合同条款虽然能够促进合作双方合作共同应对不确定性,但更为弹性的设置也为伙伴机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因此有必要对EPC的合同柔性条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EPC合同条款注入适当的柔性。结合我国对于构建工程建筑行业诚信体系的需求有必要加强E
内燃机给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治理的压力和能源危机。含氧燃料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代用燃料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从相同含氧量、不同含氧官能团的酯类(DMC)和醚类(PODE)含氧添加剂入手,结合燃油的喷射参数,研究不同类型的含氧燃料在不同喷射参数的条件下,含氧燃料自身含有氧原子以及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在优化缸内燃烧状况以及使碳烟排放下降的潜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