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Prunus persica L.)是浙江省主导水果产业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目前,中熟品种占70%左右,晚熟品种不到20%。品种结构的不合理,给市场流通、消费者需求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众多问题。本论文通过近年来颇受南方地区关注的国内、外几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在嘉兴地区的引种试验,对各品种主要生物学性状、果实采收成熟度及其贮藏性进行研究和评价,旨在为优化浙江水蜜桃品种结构、延长供应期和合理选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几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评价:以4个日本引进品种‘黄金桃’(黄肉)、‘清水白桃’(白肉)、‘新川冲岛白桃’(白肉)、‘秋白桃,(白肉)和2个国内选育白肉品种‘徐蜜’和‘秋玉露’为材料,以‘锦绣黄桃’和‘奉化玉露,分别为黄肉类型和白肉类型的对照,调查了各品种物候期、丰产性、抗性和果实品质等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黄金桃’和‘清水白桃’品种树体抗性、丰产性、果实风味品质和贮藏性均优于其对照品种和其它品种。2、不同采收成熟度桃果实贮藏性评价:以‘黄金桃’和‘清水白桃’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硬熟期(七成熟)和生理成熟期(八成熟)果实经20℃温度和相对湿度85-90%贮藏至完熟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黄金桃’和‘清水白桃’八成熟果实采摘时较七成熟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内酯类香气物质含量高,七成熟果实比八成熟延长货架期分别为4d和2d。2个品种经贮藏达到完熟时,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中糖与内酯类香气物质含量均有所升高,有机酸含量显著下降,采收成熟度高的完熟果实风味品质显著优于采收成熟度低的果实。3、不同采收成熟度‘锦绣黄桃’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性研究:以硬熟期(七成熟)和生理成熟期(八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在3个温度30℃、20℃和7℃及相对湿度85-90%下,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采收时,八成熟果实a*值和硬度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七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无显著差异;经20℃贮藏达完熟时,2个采收成熟度果实贮藏期一致(8d),但八成熟完熟果实较七成熟色泽鲜艳,可滴定酸含量低,内酯类芳香物质含量高;30℃贮藏条件下,七、八成熟度果实贮藏期分别为4d和3d,完熟果实色泽较20℃贮藏的2个成熟度果实暗,酸及醇、醛类挥发性物质含量较其它2个温度高,内酯类芳香物质含量显著低,果实风味相对差;7℃贮藏明显延长了果实贮藏期至18d,但果实达到完熟时内酯类芳香物质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和醇、醛类物质含量较20℃高。因此,20℃贮藏温度下采收成熟度为八成的果实风味品质最佳,贮藏性相对较好。4、利用电子鼻技术评价桃果实成熟度的研究:以‘锦绣黄桃’为材料,利用电子鼻系统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结合生理及品质指标区分桃果实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3个不同成熟度。结果表明,PCA分析可以较好地区分3个成熟度果实,但成熟期和完熟期的果实有部分区域发生重叠;DFA分析可以100%区分开各个成熟度。进一步将电子鼻预测结果结合传统的理化检测方法和生理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A较DFA分析更能准确区分不同成熟度的桃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