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FID技术在集装箱航运物流领域的应用已经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中国作为航运大国、集装箱主要生产国,对于推动RFID技术与航运信息化的结合发挥了巨大作用,2012年初,由中国专家主导制定的《IS018186: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的国际公共规范,在可以预知的未来,RFID技术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集装箱航运物流业,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与RFID在其他行业领域的信息安全威胁不同,集装箱航运由于涉及到国际贸易、海关边检等关系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一旦RFID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为走私、贩毒集团、恐怖组织等非法组织所掌握利用,将产生巨大的危害。本文将关注点集中在RFID技术在集装箱航运领域的三项应用,即用于箱体自动识别的集装箱电子箱号身份标签、用于箱货信息存储的集装箱货运标签以及确保箱门安全的电子箱封,在目前的实践应用中,后两者常以物流标签的形式集成应用。在身份标签与物流标签的基础上,本文对信息流的构成、需求主体、价值与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集装箱航运物流RFID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三部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从下到上,对于物理设备层、无线数据传输层、后台数据处理层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本文都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的重点是RFID系统信息安全的前端,重点讨论了电子标签、标签存储信息、读写器以及标签与读写器间无线信道的安全问题,并借鉴攻击树理论构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攻击模型。本文对目前集装箱RFID标签上的安全机制从标签芯片、逻辑安全、辅助以及管理四个层次进行了剖析,对已有的RFID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包括信源级加密、多层级加密密钥体系的访问控制机制,基于非对称密钥体系的数字签名机制以及后台信息系统数据校验及异常模式识别机制等多层次的信息安全综合防控方案,并结合上海港务集团的项目案例进行了模拟场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