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字有两个基本的义项,分别是表示领属和表示存在。它们是所有“有”字结构的源头。在类推和重新分析的作用下,“有”字通过几个不同的路径发展,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发生语法化,形成了“有”字句今天的面貌。 对语料的分析表明,句首“有”是一个表示不定指的语法标记。开始的时候,它只是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出现,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展,逐渐成为一个语法标记。我们还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句首“有”的隐现规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无定NP主语句是由明清时期“只见”类句子发展而来的,有强烈的现场性。而句首“有”引导的句子往往具有非现场性。 明清汉语中,“有+数量短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结构,它的高频出现为其中表示领属关系的“有”的虚化提供了条件。“有”虚化成了一个表示估量、推断的助词。表示比较的结构“X+有+Y+A”是由“X+有+数量/程度+A”经重新分析发展而来的,其中的“有”虚化为一个引进比较对象的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