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用1951.1~2000.12期间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东、西部代表站天水、乌鲁木齐上空对流层整层可降水量的演变特点,并与全球同纬度带的情况作了对比.其次分析了50年来1、4、7、10各月份西北地区大气水分和水汽平均输送的季节性气候特征.再次,对上世纪90年代西北地区重大干旱事件期间大气可降水量、水汽输送等进行了分析,并与典型湿年进行对比,从大气水分特征的角度探讨了这次重大干旱事件的可能形成原因.最后,分析了近50年来西北地区东部垂直运动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1)西北地区东、西部对流层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在1951-2000年近50年来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90年代以来,东部明显减少,而西部有所增加,且东部减少的幅度在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最大.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天水重大干旱事件发生的一个背景条件.这说明,所谓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化的趋势,不仅表现在地面降水量的长期演变方面,而且表现在对流层整层水汽含量方面.东西可降水量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各自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西北地区全年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与其南面相邻的青藏高原中西部的西南暖湿气流以及陕西南部的东南暖湿气流.西北地区西部的塔里木盆地以及其南面相邻的青藏高原上空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常年维持水汽的辐合,而新疆北部没有明显的辐合辐散特征,西北地区中部及东部主要是水汽的辐散区.(3)对比西北地区东部重大干旱事件期间和典型湿年大气水分平均特征发现:干年西北地区东部全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明显少于湿年,且水汽输送减弱,水汽辐合程度也有所减小.这些因素均对产生降水极为不利.(4)西北地区东部垂直运动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90年代以来,强度趋于减弱,成为该区90年代降水减少的一个动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