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暴雨相关论文
中尺度系统是梅雨锋暴雨发生发展的直接影响系统.中尺度系统本身的地域性和突发性及其与各种尺度系统之间的复杂联系,决定了寻求其......
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属于中尺度非线性动力学范畴.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判据是从含摩擦耗散的f平面上Boussinesq近似下的非线......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江淮地区2003年梅雨期20场暴雨中心的湿位涡及其正、斜压分量,发现:(1)依据降雨中心的对流稳定度及实时......
本文运用1°×1°的NCEP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0-21日安徽大别山和沿淮地区一次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运用WRF V3......
利用密集的地面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1999年6月22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过程.分析发现:暴雨过程是由排......
由1991年7月5-6日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扰动场分析,发现高低层重力惯性波的发展与传播和雨带、低涡的发展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2009年7月24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边......
利用湖北省自动雨量站资料和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湖北省2009年6月28~30日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
利用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4日至5日的江淮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并运用中尺度模式MM5进行了数值试验,较好地再现了中β尺度......
2020年6—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极端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累积降水量超过1998年同期,为1961年以来排名第一。梅雨降水过程持续......
对1998年7月20日00时-8月1日12时这段梅雨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利用MM5V3中尺度模式作梅雨暴雨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本次梅......
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MM5,采用高分辨率套网格方案和适当的物理过程,对2002年7月22日08时到23日08时的一次强梅......
基于淮河流域梅雨期低涡暴雨落区及低涡移动路径的统计特征,设计WRF数值模拟方案,研究大别山脉对浅薄低涡及其暴雨的地形强迫机制......
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叫方程非绝热加热项对垂直速度贡献大小,详解非绝热加热凝结潜热释放对梅雨暴雨反馈机理,分析黄山地区2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梅汛期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侵入对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梅雨期中高纬度环流......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每3h一次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发现高空急流的走向与西......
利用WRF模式结合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2007年7月3—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多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发现,边......
对1991、1996、1998年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进行了统计与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形势稳定是1991、1998年梅雨期局部降水时间较......
利用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和NCEP每6 h 1次、2.5°×2.5°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GBL资料,对2009年6月28—30日安徽南部一次暴雨过程进行......
利用0.5°×0.5°GFS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7月5—7日鄂东北梅雨连续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降雨具有比......
利用江淮梅雨期逐日降水资料与NCEP/NCAR的FNL分析资料,对2011年夏季江淮梅雨主要影响系统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