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近红外粘度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粘度是影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化学信号传递和活性代谢物在活细胞内扩散的重要细胞内因素。细胞内的粘度异常与诸多疾病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在细胞水平上监测粘度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细胞内粘度的测试依然是化学生物学中一大重要挑战,传统的毛细管粘度计、落球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等粘度测量工具无法在活细胞水平上应用。近年来随着荧光检测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化学探针成为检测细胞内微环境的理想工具。然而,目前仍然缺乏高灵敏特异性检测细胞粘度的荧光探针。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分别设计合成了新型近红外粘度探针和双锁模式探针,实现了对细胞粘度和硫化氢的高灵敏成像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基于构建电子供体-受体分子转子的策略,我们设计合成了新型近红外粘度探针DCMN。探针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到了充分的表征。探针DCMN对粘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不受溶液极性和pH的影响,而且也不受其它生物活性物种,如金属离子、氨基酸、还原性物种、氧化性物种的影响。基于探针DCMN具有低生物毒性,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低生物背景,我们将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粘度的荧光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在饥饿诱导下,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DA-MB-231)内的粘度显著升高;在药物鱼藤酮或制霉菌素的刺激下,HeLa细胞内的粘度也明显增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探针DCMN有望应用于生物体内相关疾病粘度变化的成像检测,为阐明疾病发展的机制提供优良的分析手段。通过在上述粘度探针结构中引入硫化氢特异性响应的2,4-二硝基苯磺酸酯基团,构建了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激活的双锁模式探针DCM-V-H2S。探针DCM-V-H2S对识别硫化氢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并且只有在高粘度和硫化氢同时存在下才能被激活发出近红外荧光,首次实现了对高粘度和硫化氢共存的检测。
其他文献
一层双极膜条立着嵌入隔板的细缝中,在隔板与其两侧的双极膜阴阳面的四个夹角各自紧贴上不锈钢丝形成四个电极,隔板的两侧分别通入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阴离子和阳离子从双极
会议
近年来,广元市立足四川“北大门”的区位优势,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全市交通运输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广元市交通运输发展喜迎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18年,广元被明
介绍了60年来作者所接触和目睹的各种粉碎机械从颚式破碎机到辊压机的开发、研制和发展的历程。从节能上提出辊压机在粉碎各类物料中的应用前景,认为辊压机是高效、节能、有
目的研究足底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6月收治的11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常规护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以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勇气和智慧,为推进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依法治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社会治理环境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当前社会治理的一项创新之举,它在理论上实现了多种治理理论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上有效
近年来,随着水源水质恶化,深度处理工艺作为解决水质问题的关键技术,已被水厂广泛接受。此外,单一水源供水已经很难满足安全供水需求,而多水源供水存在水质不稳定、复合污染
以清华大学2008-2019年开展的阳光长跑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清华大学长效运行的阳光长跑活动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
近年来,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以其在功率密度、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位置传感器带来的成本、可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问题,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观测和无
目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位于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蛋白,和其配体PD-L1共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肿瘤细胞通过在细胞表面上调PD-L1蛋白表达,与T细胞表面的P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