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海绵城市已然成为实现城镇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实践经验少,理论研究缺乏。广东省作为海绵城市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推行至今,关于海绵设施的植物应用情况,缺乏全面、详细的调研分析。此外,雨水花园作为理论与实践研究最多的海绵设施之一,关于雨水花园植物的量化筛选研究仍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反馈广东地区海绵设施的植物应用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海绵城市已然成为实现城镇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实践经验少,理论研究缺乏。广东省作为海绵城市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推行至今,关于海绵设施的植物应用情况,缺乏全面、详细的调研分析。此外,雨水花园作为理论与实践研究最多的海绵设施之一,关于雨水花园植物的量化筛选研究仍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反馈广东地区海绵设施的植物应用效果;同时,开展园林地被植物基于观赏性和生理指标的耐涝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实践研究,旨在为高效筛选雨水花园适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地9个海绵设施应用的公园作为调查样地,针对应用的海绵设施类型、结构、规模、植物景观等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1)应用的海绵设施类型主要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旱溪、调蓄水塘、下凹绿地、雨水湿地等6种类型,以植草沟、雨水花园、旱溪应用普遍。2)海绵设施已应用的植物有87种(品种),涉及49科79属,禾本科在应用种类和应用频次上居多。3)海绵设施种植区域根据积水情况对植物的耐涝性要求不同,本文对87种植物适应的不同种植区域进行了汇总分析,其中长期积水区有18种、短期集水区27种、斜坡区54种,缓冲区61种,有11种植物在除长期积水区外其他种植区域均可应用。4)从海绵设施应用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看,雨水花园和旱溪在植物多样性及配置景观方面最为丰富,但与国外雨水花园优秀案例对比发现广东地区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模式仍相对单调。雨水花园作为常见的一种海绵设施类型,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其不仅具有高效的生态调控作用,也具有颇高的景观价值。科学筛选雨水花园植物是确保雨水花园生态功能及景观效益得以发挥的关键。本文以深圳8种常见园林地被植物为材料,比较不同淹水胁迫(0、7、14、21、28d)下植物观赏性状及叶片的PSⅡ原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植物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大多数植物叶片的Fv/Fm值、相对电导率、SOD值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含水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MDA和Pro变化趋势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2)以淹水处理28d时植物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的耐涝系数为基数,结合植物观赏性状表现,经综合评价,得出8种植物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香彩雀(Angelonia salicariifolia)>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龙船花(Ixora chinensis)>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3)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前三个综合指标贡献率的大小,得出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MDA、相对电导率与Fv/Fm是反映植物耐涝性的重要指标,其次为SOD与Pro;在耐涝植物筛选鉴定中,有选择的测定重要指标,结合观赏性状表现,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可快速有效地筛选出雨水花园适用植物。14种园林地被植物的雨水花园应用实践结果表明,美人蕉(Canna indica)、银边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White Variegated’)、水鬼蕉、龙船花、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香彩雀等可推荐应用于雨水花园短期积水区;韭莲(Zephyranthes carinata)、朱槿、朱蕉、巴西野牡丹、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等可推荐应用于雨水花园斜坡区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 EF)合并低钾血症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HFp EF患者827例。根据入院时血钾,分为HFp EF合并低钾血症组和HFp EF无低钾血症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用药史、既往病史、血清学指标、心脏结构功能指标、心电图的差异,分析HFp EF患者合
第一部分双能量CT虚拟去钙成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成像(技术)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37名同时接受了腰椎DE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患者的影像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患者加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后其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变化,探讨二甲双胍对T1DM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揭示二甲双胍对T1DM患者除降糖外对骨组织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8月-2020年9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T1DM患者共128例,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作为实验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为对照组。详细采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
目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成骨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ERK5和XIAP均在成骨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目前有关于ERK5和XIAP相互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两者相互影响在成骨细胞凋亡中的具体作用也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成骨细胞内ERK5与XIAP之间的相互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成骨细胞凋亡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方法:(1)使用相关关键词于2020年12月31日,检索了2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相比,我国HCC死亡率居各国之首。线粒体作为抗癌药物的分子靶标之一备受关注,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线粒体亲环蛋白D(CypD)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作为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活性。但是,对于它们抗肿瘤的机制和体内的分子靶标还缺乏深入研究。在本论文中,我
背景: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0-30%,且与更严重的临床结局相关,需要优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加入解决。本荟萃分析旨在比较植入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后糖尿病患者极短期(1-3个月)和长程(≥12个月)DAPT的临床效果。方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具有高海拔、低温、生长季节短等特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极端生境之一。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退化日趋严重,有毒植物逐渐代替优良牧草,形成有毒植物单一种群的格局,基于此,优良牧草和有毒植物的种间关系受到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菌根真菌,能够与80%陆生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AM真菌根
本论文的研究聚焦在两个方面,分别为藏木香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和复方党参口服液的药学研究。1990年之前的《中国药典》中“藏木香”药材的来源包括: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和总状土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两个品种,2000年之后的《中国药典》仅包括土木香药材项,其来源仅为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之后总状土木香(Inula racemo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是否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有关,为胆总管结石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根据罗马IV标准制定调查问卷作为诊断慢性便秘的依据,通过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估便秘患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便秘情况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的224例患者中,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