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喷雾特征精准测量方法及喷雾微观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燃油雾化过程是设计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模式的前提。为了完善燃油喷雾理论,准确测量燃油喷雾特性特征参数、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燃油喷雾特性、建立可以精准描述燃油喷雾过程的数学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对燃油喷雾纹影图像的前景喷雾精准提取方法开展了研究。随后对用于测量燃油喷雾微观特性的粒子图像分析(PIA)系统的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在不同环境和试验条件下测量得到的燃油喷雾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1)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以从燃油喷雾纹影图像中准确测量喷雾宏观特性特征参数的图像后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景可能性多重评估。通过计算每个像素点及其邻域像素点的像素值变化来判断该像素点是否为前景像素点,实现对前景喷雾区域的初步提取。第二部分是气体被迫流动噪声消除。该部分是根据环境密度的空间变化过程设计的,可以消除由于喷雾发展引起的气体被迫流动噪声,进一步细化前景喷雾区域。第三部分是错误前景区域消除。该部分可以消除已经转变为背景的错误前景像素点,最终完成对前景喷雾区域的精确提取。第四部分是基于提取得到的前景喷雾区域测量喷雾宏观特性特征参数。本文利用不同环境条件下拍摄得到的燃油喷雾纹影图像对多阈值可调前景喷雾区域提取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取得到的前景喷雾区域与实际喷雾区域十分吻合,测量得到的喷雾宏观特性特征参数与实际值高度一致。(2)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根据多项液滴特征相似度评估进行液滴配对的PIA系统图像后处理方法——多特征相似度液滴配对方法。在利用PIA系统对燃油喷雾微观液滴特征进行测量时,确定同一液滴在连续两帧液滴图像中的空间位置是准确测量液滴特征的关键。现常用的PIA系统图像后处理方法是根据液滴的形态特征设计的,这种方法在处理液滴密度大、液滴形状相似的区域时会出现大量错误的液滴配对,从而导致液滴特征计算不正确。本文对基于液滴形状特征进行液滴配对的PIA系统图像后处理方法的不足进行总结,结合液滴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多特征相似度液滴配对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估液滴间的基本特征相似度,运动特征相似度和邻域空间相似度,将两帧液滴图像中相似度最高的液滴进行配对。并利用PIA系统在不同环境和试验条件下拍摄得到的喷雾微观液滴图像对多特征相似度液滴配对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根据液滴形态特征设计的PIA系统图像后处理方法,多特征相似度液滴配对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液滴配对精度,获得更准确的喷雾微观液滴特征。(3)本文利用PIA系统对柴油喷射结束后喷雾微观液滴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液滴运动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对液滴速度、液滴尺寸分布、液滴索特平均直径(SMD)及韦伯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得出了燃油喷射结束后喷雾轴线上各位置处的速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射结束后,喷雾轴线上各位置处的液滴运动方向并不是垂直向下的,而是会向各个方向运动。随着液滴内源于主喷雾的动能逐渐耗散,环境气体流动对液滴运动的影响将逐渐增大。环境压力对喷雾外的悬浮液滴尺寸影响较小,而对喷雾内部液滴尺寸影响较大,环境压力越大,喷雾内部液滴尺寸越大。燃油喷射结束后,喷雾两端的液滴尺寸较小,而喷雾中部的液滴尺寸较大。喷雾尾部至喷雾前端间各区域内的液滴平均速度近似呈线性增大。(4)本文利用PIA系统对横风条件下的燃油喷雾微观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喷雾内部不同区域的液滴速度和液滴尺寸进行了测量。基于试验测量结果,拟合得到了不同横风条件下燃油喷雾SMD和喷雾各区域液滴SMD与试验条件、燃油物性参数及横风风速的计算关系式。在横风条件下可以将喷雾内部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喷雾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内的液滴运动主要受喷雾影响,会出现液滴破碎和碰撞的情况。另一类是由横风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内的液滴运动主要受横风影响,但横风仅对区域内的液滴起运输作用。
其他文献
内燃机中喷雾碰壁形成附壁油膜的现象非常普遍,是影响内燃机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目前油膜蒸发模型研究中假设多、精度低,以及高温条件下多组分油膜蒸发实验研究匮乏的问题,本文以典型燃油正癸烷(C10H22)和正十二烷(C12H26)为研究工质,从传热传质分析入手,建立了新的油膜蒸发模型和组分扩散模型。该模型基于油膜厚度远小于油膜铺展长度的特点,将油膜模型简化为一维问题。应用该解析模型对油膜
在众多暗物质可能性中,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一直被认为是暗物质的最佳候选者,它被流行的超对称理论采用并被广泛研究达三十余年。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暗物质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多为微弱相互作用,这和WIMP的基本观点有较大偏离,因此简单的WIMP暗物质理论变得不再自然。由于最小超对称模型(MSSM)和次最小超对称模型(NMSSM)都是基于简单的WIMP暗物质理论,
海底滑坡作为主要的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其不仅能够导致海底管线、电缆、海洋基础等工程设施的破坏,还可引发海啸造成人类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海底滑坡的触发机制十分复杂,长距离、大体积海底滑坡的发生通常是在一定触发条件下逐步累积的结果,其往往经历一个渐进性的破坏过程。在滑坡发生时,滑裂面很难在整个坡内同时出现,而是沿着局部剪切面展开,滑带土的剪切强度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而缓慢减小,继而呈现整体破坏。海底滑坡的
非均相光催化技术在解决当前人类面临得能源危机和水污染问题上具有很大的前景。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金属硫化物作为两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具有孔结构均匀可调、化学性质易于调控、金属位点分布均匀、电子和光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MOFs材料的微孔结构不利于传质过程,从而限制了较大的分子物质进入MOFs腔内,阻碍了其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MOFs中的金属与有机配体连接,还使得其L
新材料产业是推动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之一。与传统金属或者陶瓷材料相比,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可设计性。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作为高性能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BO纤维由于表面高结晶度呈现化学惰性,形成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较差。因此,对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改善PBO纤维
优化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复杂优化问题入手,重点探讨了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两种集群智能算法,对算法进行改进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检验。同时针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改进传统的非线性规划方法,完成算法测试和实际应用。全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蚁群算法并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实际最短路问题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证明当参数取值为α≥1,β>0时,随迭代时间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Chlori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Cl-VOCs)由于 Cl 取代基的存在,使其较常规的VOCs生物毒性更强,因此,对Cl-VOCs的污染控制是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催化还原脱氯技术,不仅可以去除Cl官能团,有效的降低毒性,而且可以回收高附加值的产物。因此,该技术可同时实现污染处理以及资源回收,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
Rockafellar在1976年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极大单调算子的邻近点方法,另一篇是邻近点方法在不等式约束凸优化的原始最优性,对偶问题的最优性和极大极小最优性的应用.其中,对偶问题最优性的邻近点方法是著名的增广拉格朗日方法.对应于极大极小最优性的极大单调算子的邻近点方法即邻近乘子方法.这些方法在求解各种结构凸优化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非凸优化问题的邻近乘子方法和复杂非凸矩阵优化的增广拉格
自控温磁热疗技术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磁相变特性实现温度自动调控的智能热疗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纳米颗粒磁热疗而言,制备具有高产热效率的自控温磁性纳米颗粒是该项技术走向临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化学性质稳定、磁学性质可控,是磁热疗用纳米颗粒的常用材料,其磁学性质依赖于金属离子的种类、含量以及其在A、B位的分布情况。本论文通过减小B位Co2+离子占位率、调控离子掺杂含量以及高温
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相当于海上液化天然气工厂,集天然气开采、预处理、液化、存储和外输于一体。填料塔是FLNG天然气预处理工艺核心装置,与陆上工作环境相比,FLNG上的填料塔(“FLNG填料塔”)的支撑基础是运动的浮体,因此其性能将遭受浮体运动的影响。目前普遍认为:浮体运动将对FLNG填料塔工作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天然气预处理不达标,为下游液化工艺带来安全隐患。FLNG填料塔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