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谱带的遗传及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于2001~2002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科系试验站进行,主要应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8个小麦品种在遗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小麦的品质影响因子,其原理是用主成分析影响品种品质的主要指标,以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类,结合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来定量的描述出HMW-GS和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等因子与小麦沉淀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面筋指数、籽粒硬度等品质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主要结果如下:1遗传分析结果;(1)小麦F<,1>、F<,2>世代胚乳HMW-GS的遗传分析;小麦双亲所具有的全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能在F<,1>代全部出现,呈共显性和倾母性遗传.(2)小麦F<,1>、F<,2>世代胚乳醇溶蛋白电泳谱带遗传分析;小麦醇溶蛋白电泳谱带在F<,1>代呈共显性遗传模式,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在分析了F<,2>世代时发现,多数的醇溶蛋白组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少数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些醇溶蛋白的组分表现出共同遗传的特点,在杂交后代的分离中表现为一个遗传性状,由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2影响小麦品质的31个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该文就HMW-GS、醇溶蛋白电泳谱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硬度、沉淀值和面筋指数等31个因子研究发现,对小麦品质贡献大的前10个因子的先后次序为:1湿面筋,2硬度,3 Gli17.6,4 G1i22.4,5沉淀值,6 Gli30,7 1Dx5+1Dy10,8蛋白质含量,9面筋指数,10 Gli59.0.在这10个品质因素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在育种工作当中,应依据主成分的排序,注意协调好这10个主因子之间的关系.这就表明,在亲本选配时不仅要考虑1Dx5+1Dy10亚基,还应该进行全面的评判,尤其是相关醇溶蛋白谱带的检测不可缺少.3 HMW-GS和醇溶蛋白谱带与小麦主要品质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将电泳谱带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和迁移率的高低量化分析以后,再结合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以及通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小麦HMW-GS亚基组成和醇溶蛋白谱带与沉淀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在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中,要高度重视HMW-GS亚基及醇溶蛋白谱带在预测小麦品质优劣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克拉克·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包含了多元化的大学职能、多个权力中心的管理模式、多个社群的组成人员、多个层面的大学目的、庞大的大学规模五个方面.目前,我国在建设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理论,在指导教师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成长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助力激发学生学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先进、技术前沿、功能完善、实验为主、兼顾科研、真实职业环境”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