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颅高压(ICH)脱水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额部神经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入室后行超声测量ONSD,纳入双眼ONSD值均>5.8mm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甘露醇组(M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术并置管,连续监测SpO2、H
【基金项目】
:
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2017FE468-0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颅高压(ICH)脱水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额部神经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入室后行超声测量ONSD,纳入双眼ONSD值均>5.8mm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甘露醇组(M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术并置管,连续监测SpO2、HR、ECG、IBP、PETCO2和BIS。全麻诱导插管后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并置入双腔深静脉管。在气管插管10min后,M组予20%甘露醇0.5g/kg在15min内静脉滴注完毕,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在15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均以全凭静脉麻醉维持,维持BIS在40~60之间。测量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药物开始滴注时(T2)、药物滴注完毕后30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后24h(T5)双眼的ONSD值。记录打开硬脑膜时的大脑松弛评分(BRS)。采集各时刻静脉血3ml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T2~T4各时刻动脉血气中PaO2、PaCO2、Na+、K+值和T0~T4各时刻MAP、HR值,记录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和尿量。[结 果]1.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肿瘤位置、肿瘤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2.T0、T1、T2时刻,两组患者的ONSD值无显著差异(P>0.05);T3、T4、T5时刻,M组患者的ONSD值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3.M组患者的BRS评分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4.在T0时刻,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A、MMP-9、ET-1的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 T3、T4、T5 时刻,M 组患者血清中 VEGF-A、MMP-9、ET-1的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5.M组患者术中的尿量较C组患者明显增多(P<0.05)。[结论]1.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用于术前评估神经胶质瘤患者颅内压的增高。2.对术前存在颅内高压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在视神经鞘直径的指导下提前给予脱水治疗,可有效减轻脑水肿。
其他文献
[目 的]云南省东部菌子山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及生态环境。本论文以菌子山为研究区域,运用经典形态解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系统调查该区域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探索以菌子山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状况,摸清该区域的大型真菌资源状况,同时也为真菌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恢复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中物种鉴定主要采用分子鉴定及经典形态分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分子鉴定主
[目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是一种有致命性威胁的疾病,并伴有较差的预后。TAAD的系统性疾病特征及发病规律多参考于国外机构统计,我国对该疾病的有关研究及统计内容多源于中、东部地区,云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变化及人口组成,已有研究对本省的涵盖率不高。本文通过对近10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我
[目的]探寻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对内皮祖细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为预测DVT的发生、监测DVT进程、评估病情、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靶点。[方法]1.外周血采样: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结合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诊断,收集了 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13例DVT患者作为DVT组(实验组);16例无DVT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首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心内科医师的PE诊断意识,降低PE的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通过电子病例检索系统将2015年2月-2020年12月首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的37例PE患者作为研究组,同一时间段内疑诊为PE且经CTPA检查排除诊断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整理两组患者的
[目的]松萝胺(C18H17NO6)是本课题组分离并合成的专利授权抗癌化合物。通过mRNAseq测序分析松萝胺抗肝癌作用的影响基因和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基因的作用位点,从基因表达和药物作用的蛋白位点探究该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30d喂养试验了解松萝胺的毒作用强度和毒作用性质,初步评价该化合物的安全性。通过本研究为松萝胺的临床前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
[目的]探讨具有自身免疫特点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IPAF 与非 IPAF-ⅡP(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差异,探寻影响IPAF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30例ⅡP
[目 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病后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氨基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sodium peptides,NT-proBNP)、左室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sTNFR)-55
[目的]全球酒精性肝病负担愈加严重,现有研究理论无法确切阐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尚无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增强对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其潜在治疗靶点的发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酒精性肝病小鼠的肝脏代谢变化,了解酒精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并结合上游调控基因与下游代谢物的变化来探讨酒精对肝脏的可能毒性作用机制,为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本研究依据NIAA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全程使用全营养素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我院放疗科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的癌患者32例。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14例,对照组18例。试验组治疗期间全程给予全营养素肠内营养治疗。采用X-InBody720型号自动人体营养分析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