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组学研究酒精性肝病小鼠的发病机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球酒精性肝病负担愈加严重,现有研究理论无法确切阐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尚无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增强对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其潜在治疗靶点的发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酒精性肝病小鼠的肝脏代谢变化,了解酒精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并结合上游调控基因与下游代谢物的变化来探讨酒精对肝脏的可能毒性作用机制,为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本研究依据NIAAA法造酒精性肝病小鼠模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0只小鼠适应液体饲料5天,结束后小鼠随机进入酒精喂养(EtOH-fed)组和配对喂养(Paired-fed)组,各15只;第二阶段:10天造模期,此期间采用等热量喂养。在饲养第16天早上灌胃,9个小时后处死取样。2.收集6例EtOH-fed组和6例Paired-fed组小鼠肝组织,基于非靶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代谢小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单变量和多元统计分析,将VIP>1、FC>1以及P<0.05的代谢物定义为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对差异代谢物映射的通路进行综合分析,找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最高的通路。3.收集EtOH-fed组和Paired-fed组小鼠肝组织各3例,采用基于RNA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方法筛选鉴别酒精性肝病小鼠肝脏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富集的代谢通路。4.用试剂盒提取小鼠肝组织RNA,逆转录为cDNA后,用实时逆转录PCR实验来验证RNA测序结果。[结果]1.EtOH-fed组小鼠血清ALT、AST、TG、TC含量显著高于Paired-fed组;EtOH-fed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提示酒精喂养使EtOH-fed组小鼠肝脏发生了脂肪变性。2.EtOH-fed组和Paired-fed组小鼠肝组织代谢物比较,正离子模式下筛选到110个差异代谢物,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100个,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10个。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6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55个,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8个。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14/15条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改变。3.在转录组学分析过程中,共筛选到2017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281、73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性上调和下调。差异基因显著性富集的前20条通路为:化学致癌作用、视黄醇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外源物质代谢-细胞色素P450、胆汁分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过氧化物酶体、ABC转运体、疟疾、谷胱甘肽代谢、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铂类药物耐药性、甾类激素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色氨酸代谢。4.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在代谢和转录两个水平均表现为显著改变。[结论]1.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参与了 ALD的进展。2.色氨酸经犬尿氨酸途径代谢增强可能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一种由体表心电图R波触发,能在起搏器心室通道的相对不应期内启动并触发起搏器噪音反转(NR),对于植入并依赖起搏器的患者不需要常规进行术前起搏器工作模式程控即可使用的R波触发型高频电刀系统,并研究该高频电刀系统应用于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索该高频电刀可能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完善。[方法]1.制备R波触发型高频电刀样机,R波触发型高频电刀样机的主机采用目前市场上已广泛应用且成熟的上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在水相中分别采用低聚物辅助法、二次掺杂法合成手性聚苯胺(PANI),优化合成条件,得出每种方法下合成手性聚苯胺的最优条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制备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活性的异同;第二部分是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两种氨基酸分子印迹聚苯胺,初步考查它们对不同种类氨基酸的识别作用。[目的]对比水体系中不同方法合成手性聚苯胺的异同;考查氨基酸分子印迹聚苯胺的识别能力
[目 的]云南省东部菌子山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及生态环境。本论文以菌子山为研究区域,运用经典形态解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系统调查该区域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探索以菌子山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状况,摸清该区域的大型真菌资源状况,同时也为真菌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恢复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中物种鉴定主要采用分子鉴定及经典形态分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分子鉴定主
[目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是一种有致命性威胁的疾病,并伴有较差的预后。TAAD的系统性疾病特征及发病规律多参考于国外机构统计,我国对该疾病的有关研究及统计内容多源于中、东部地区,云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变化及人口组成,已有研究对本省的涵盖率不高。本文通过对近10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我
[目的]探寻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对内皮祖细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为预测DVT的发生、监测DVT进程、评估病情、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靶点。[方法]1.外周血采样: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结合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诊断,收集了 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13例DVT患者作为DVT组(实验组);16例无DVT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首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心内科医师的PE诊断意识,降低PE的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通过电子病例检索系统将2015年2月-2020年12月首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的37例PE患者作为研究组,同一时间段内疑诊为PE且经CTPA检查排除诊断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整理两组患者的
[目的]松萝胺(C18H17NO6)是本课题组分离并合成的专利授权抗癌化合物。通过mRNAseq测序分析松萝胺抗肝癌作用的影响基因和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基因的作用位点,从基因表达和药物作用的蛋白位点探究该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30d喂养试验了解松萝胺的毒作用强度和毒作用性质,初步评价该化合物的安全性。通过本研究为松萝胺的临床前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
[目的]探讨具有自身免疫特点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IPAF 与非 IPAF-ⅡP(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差异,探寻影响IPAF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30例ⅡP
[目 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病后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氨基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sodium peptides,NT-proBNP)、左室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sTNFR)-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