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肉瘤病毒(Aviansarcomavirus,ASV)群引起的禽类肿瘤性疾病,除了能引起禽类的肿瘤外,还能造成机体免疫抑制。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S.pullorum)造成的鸡发病的细菌性传染病,鸡白痢严重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给养鸡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环境污染也很大,鸡白痢沙门氏菌污染较重的养鸡场,鸡群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鸡群的死淘率也明显高于正常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是两种以垂直传播为主的重要鸡病,截至目前,两种病的最有效地防控措施都是病原检测、淘汰阳性鸡、种群净化。本研究主要对惠水县不同品种鸡禽白血病和鸡白痢的流行状况进行调查,为惠水县禽白血病和鸡白痢的防控工作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1.惠水县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在惠水县的11个镇(街道)中随机抽取每个镇(街道)1-2个养鸡场开展饲养条件的调查和既往病史的了解;共采集17个养鸡场鸡血清样品637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禽白血病p27抗原;选取ELISA检测阳性样品,提取核酸进行ALV亚型(A、B、J、K亚型)鉴定,探明惠水县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1)ALV-p27 ELISA抗原检测结果显示,采集的惠水县11个镇(街道)17个养鸡场7个品种的鸡血清样品ALV-p27抗原平均阳性率为18.21%(116/637),7个品种的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瑶山鸡50.00%(21/42),海兰灰23.58%(25/106),罗曼20.70%(59/285),金粉号8.00%(4/50),本地土鸡7.50%(6/80),绿壳蛋鸡3.33%(1/30),K9为0(0/44);11个镇(街道)中有9个镇(街道)存在ALV感染,阳性率最高的是濛江街道,阳性率为51.79%(29/56);而濛江街道禽的养殖量一直是最大的,又地处我县与贵阳的交界处,感染风险是最大的。(2)将ALV-p27检测阳性的14个养鸡场中每个场随机选取部分样品共计39份阳性样品进行ALV A/B/J/K亚型分析,PCR及测序结果显示,检测的14个养鸡场中有3个场检出ALV-K亚型,检出率为21.43%(3/14);检出ALV-J亚型的场有1个,检出率为7.14%(1/14);39份样品,ALV-K亚型检出13份,检出率为33.33%(13/39);ALV-J亚型检出2份,检出率为5.13%(2/39);其中检出ALV-J亚型的两份样品均来自同一个场,而且这两份样品也同时检出了ALV-K亚型,说明这个场同时存在ALV-J/K亚型混合感染;11个镇(街道)中检出ALV-K亚型的有3个镇(街道),检出率为27.30%(3/11),检出ALV-J亚型的有1个镇,检出率为9.00%(1/11)。2.惠水县鸡白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在惠水县的11个镇(街道)中随机抽取每个镇(街道)1-2个养鸡场开展饲养条件的调查和既往病史的调查,共随机采取17个养鸡场677份鸡血清样品。血清样品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开展鸡白痢检测,平板凝集检测阳性的样品对应的棉拭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纯化、生化试验、PCR、测序分析、耐药性分析,掌握惠水县鸡白痢的流行情况,为后续科学性的防控净化鸡白痢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果显示:(1)惠水县11个镇(街道)17个养鸡场7个品种的鸡血清样品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16.84%(114/677);7个品种的鸡白痢阳性率分别为瑶山鸡24.00%(12/50),K920.00%(10/50),本地土鸡17.28%(14/81),罗曼17.04%(53/311),海兰灰16.19%(17/105),绿壳蛋鸡10.00%(3/30),金粉号10.00%(5/50)。(2)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分离菌呈红色小杆菌,表明分离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单个或成对排列,两端稍圆的杆状居多,形态较小,无芽孢、无荚膜,菌体特征与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征相一致;生化试验结果为分离菌株靛基质、尿素酶、氰化钾均呈阴性,赖氨酸脱羧酶、甘露醇、山梨醇、ONPG试验生化试验结果呈阳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符合沙门氏菌特性。(3)16sr RNA PCR结果显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1400 bp条带,16sr RNA PCR产物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沙门氏菌相似度达90%以上。综合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与测序的结果显示,确定分离细菌均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敏感,对多西环素耐药。试验结果为惠水县鸡白痢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