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适宜光谱指标动态与追氮时期调控因子模型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重要元素,适宜的氮素有助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过量的氮素投入不利于作物的高产和优质生产,还会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较系统的研究了基于水稻全生育时期下能够反映其长势状况的最优光谱指数,并构建了水稻全生育期适宜光谱指标动态模型。同时,通过施氮时期、施氮量与产量关系,定量化的研究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追氮效应,构建了水稻不同时期追氮肥料效应因子模型,为水稻氮素精确调控提供了参考。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数据资料(2个试验点、4个品种、2种播栽方式)的水稻氮肥试验,构建了不同施氮水平及不同施肥时期下的水稻群体。采用便携式主动光谱仪(RapidSCAN cs-45)从移栽后全生育期测试水稻光谱指标,同步获取对应时期的农学数据(叶面积指数LAI、干物重、氮积累量等)。农学参数与光谱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生育期下指数NDRE与农学参数整体相关性最佳,整个生育时期NDRE呈现“增长-峰值-下降”的正态分布模式,可用高斯函数对其进行模拟,其中以累积生长度日RAGDD为函数自变量,光谱指数NDRE为因变量,函数表达式为y=y0+A×e-(χ-χc)2/2×w2模型中分别包括y0、A、χc和W等4个参数,y0为前期波谷光谱值,围绕某一个值波动,视为土壤背景值或阈值;A为图像振幅,即水稻全生育时期下光谱指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参数y0+A为图像峰值,对应不同处理下全生育期最大光谱指数值,χc为模型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进程(移栽后天数DAT或相对累积生长度日RAGDD)值;W为形状参数,为图像的半波宽,W=FWHM/(?)。分析表明,y0+A与最终产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基于模型参数y0+A构建了水稻籽粒产量估产模型。给定目标产量条件下,客利用估产模型对参数y0和A值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基于目标产量的水稻全生育时期适宜光谱指数动态变化的模拟。通过促花肥施用时间的前移、后移以及缺失变化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的肥料效应因子。在分蘖肥后每隔10天追施促花肥(a),共5次一直到保花肥(b)结束,各个处理记为T+10、T+20、T+30、T+40、T+50,其中T+30为保花肥缺失,T+50为促花肥缺失,使a/(a+b)的值介于0到1之间。由于肥料效应因子受光、温、水、气等以及土壤本身的类型及结构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分别以N1和N2氮肥梯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和参数yo+A值的最高峰值MAX(即最高产量)的距离记为1,则其他各个处理会落在其间,以其他处理相较于MAX的距离所占总距离的比值记为该处理的效应因子,最终建立了以RAGDD为时间尺度的水稻全生育时期肥料效应因子变化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肥料效应因子随时间序列变化呈现一元二次方程Y=aX2+bX+c抛物线型变化,在分蘖盛期RAGDD约为0.35-0.40左右时期,水稻对肥料敏感程度最大,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水稻花前期指标动态的基础上,拓展构建了水稻全生育时期的光谱指标动态模型,并针对于不同产量目标,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水稻全生育时期的生长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针对水稻全生育时期时序动态下肥料效应因子进行模型动态化构建,为今后水稻精确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我国稠油资源预计可采储量300×108 t以上,但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重质组分多、开采难度较大,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油井出砂、油水乳化、井筒结蜡等问题导致产能下降带来经济损
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供试植物,设置多年生黑麦草单种、白三叶单种、紫花苜蓿单种、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种(1:1)、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种(1:1)、白三叶与紫花苜蓿混种(1:1)以及三种植物混种(1:1:1)7种不同的混种方式,通过人工控制性盆栽试验研究在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迅速,主城区常住人口也增长迅速,导致重庆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城市中,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重点,但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分散,生产主体广泛,导致光凭政府一方治理很难真正解决本质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全局统筹的公共共同治理模式,构建适合重庆的现代化整体性治理模式是真正解决重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
考虑到介质的不均匀性,一种广义变系数Kadomtsev-Petviashvili(vcKP)方程被提出,它可以用来模拟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非线性波。基于Hirota双线性方法和符号计算,第二
对于大型7050铝合金构件,固溶淬火工艺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但淬火冷却期间构件表面和芯部巨大的温度梯度产生的淬火残余应力达到200MPa以上,这种高应力状态不仅会影响构件的使用性能,同时会在后续的机加工过程中造成尺寸超差甚至零件报废。因此,有效控制和消减淬火残余应力成为目前铝合金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冷压对不同波纹曲面铝合金件淬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电力工业作为保障民生、维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产业,正面临着能源枯竭和大气污染等前所未有的难题,新时期的电力资源应该瞄准有清
随着新能源发电迅速增长,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由于其自身弱惯性和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特点,当其大规模并网后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MEMS、传感器以及制控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四轴飞行器在旋翼类无人机中脱颖而出,重新吸引了公众视野,并且得到了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科技公司等单位的关注。以四轴飞行器为平台的技术研究迅速展开。在军事领域,由于四轴飞行器的广泛应用,目前,其已经成为战场上对敌方侦查等的一种新型作战方式。在民用领域,电力巡线、植保喷药、航拍、货运等一大批传统行业因四轴飞行器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简单化
磷矿浮选过程中由于矿物组分的溶解和浮选药剂的解离,磷矿浮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离子、残留药剂和固体悬浮物。磷矿浮选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回用到浮选中会对浮选指标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磷矿浮选废水处理及其对浮选的影响对于磷矿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正-反浮选废水水质为基础,研究浮选废水回用过程中SO_42-、PO_43-、F-、Ca2+、Mg2+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表
自人类在农业上大规模使用化肥以来,硝酸盐开始在环境中迅速积累,造成土壤和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攀升,硝酸盐污染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水体的流动性,便于硝酸盐的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特别是在岩溶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岩溶管道错综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紧密,土壤层较薄,更有利于硝酸盐的迁移。普定后寨河流域属于典型的高原岩溶区,流域内农业生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有马官镇及大量村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