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在典型岩溶流域水体中的运移过程及转化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在农业上大规模使用化肥以来,硝酸盐开始在环境中迅速积累,造成土壤和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攀升,硝酸盐污染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水体的流动性,便于硝酸盐的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特别是在岩溶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岩溶管道错综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紧密,土壤层较薄,更有利于硝酸盐的迁移。普定后寨河流域属于典型的高原岩溶区,流域内农业生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有马官镇及大量村寨,化肥施用量较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硝酸盐污染。因此本文选择以后寨河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氢氧同位素的手段明晰了研究区水份的来源、地下水流动路径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联系,通过分析硝酸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阐明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的硝酸盐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情况,辨析土地利用类型与硝酸盐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水化学和同位素的手段,分角度解析研究区硝酸盐来源,硝酸盐整体以及局部的硝酸盐迁移转化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流域内水体整体硝酸盐污染程度不高,枯、平、丰三期NO3-浓度超过WTO国际饮用水标准的采样点分别有2、6和2个,分别占总样品量的3.6%、11.3%和3.5%。平水期地下水和地表水NO3-浓度平均值均超过30 mg/L,农业施肥是其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受化肥和地形的影响,个别区域NO3-浓度偏高,研究区整体硝酸盐浓度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地表水和地下水较强的水力联系,使河流硝酸盐浓度一般与附近地下水点接近。通过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可知,农田和人口较多的村寨附近,水体硝酸盐浓度偏高,林地等偏低,水库可显著降低水体中NO3-的浓度。(2)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手段分析得出,相比丰水期,平水期水体内NO3-受到生活污水和有机肥的影响最大,且不同区域差异也较大,而丰水期则是受化肥影响最大。丰枯两期水体硝酸盐来源主要是有机肥和污水、化肥和降水中的NH4+以及土壤NH4+,且两期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NO3-受受农田施肥的影响,化学肥料对其影响更大,而地表水受粪便和污水直接排入的影响,其来源更偏向于有机肥和污水。(3)平水期氢氧同位素值比枯水期和丰水期明显富集,且同时期的地表水比地下水的同位素数值富,是受到了蒸发作用和降雨的共同影响;受岩溶地质的影响,地下水同位素数值更为分散;通过与当地大气降水线的氢氧同位素值对比可知,降雨是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主要来源。(4)通过对δ18O和δD值的计算及分组分析,表明地下水流向以自东向西为主,与地表河流向保持高度一致,主要地下水流动路径分布在4个区域,第一块区域是研究区东北面:从后山村、陈旗堡发育有两条较短的地下水路径,分别在陈旗堡西南汇入灯盏河上游的两条支流,成为灯盏河的水源水;第二块区域在研究区东面,包含两条分支:一只从打油村经过灯盏河源头至下坝村北面灯盏河中游,另一支出打油村至母猪洞水库成为号云河的水源水;第三块区域在研究区东南:从羊皮寨过马官镇北面至号云河上游;第四块区域在研究区西南,有两条较长的地下水路径:一条是从马官镇北经过三间房至二官村,其中在三间房的一段形成了从地下河出露到地面形成地表河后再转至地下的过程,另一条由陇脚经新寨至二官村,这两条地下水交汇于二官村,后又分两个方向流动,一条至后寨村,一条至号云河下游。研究区内,地下水与河水以及地下水与水库之间均存在普遍的补给关系,具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农田和村寨对地下水硝酸盐在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有较大的影响。(5)枯水期δ15N和δ18O均比丰水期富集,同期的地表水δ15N和δ18O也普遍比地下水富集。研究区内硝酸盐存在较多的混合作用,无明显的反硝化作用发生或反硝化作用较弱,同时研究区内可能普遍存在硝化作用。(6)以灯盏河流域为例,从上游至下游的分步解析中可知,灯盏河流域内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利关系密切,混合作用普遍存在;流域内部分河段硝化作用较为明显,部分河段有反硝化作用发生但程度较弱。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的水体都受到抗生素的污染。现有生物处理法多以活性污泥为主,水体中抗生素会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生物法对抗生素废水难以彻底高效的降解。物理处理法只是将抗生素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并没有真正的将抗生素降解。类芬顿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方面有着优良效果,但是,类芬顿氧化技术存在着反应受pH条件限制、催化活性低等缺点。因此,开发制备pH使用范围广、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使
我国稠油资源预计可采储量300×108 t以上,但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重质组分多、开采难度较大,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油井出砂、油水乳化、井筒结蜡等问题导致产能下降带来经济损
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供试植物,设置多年生黑麦草单种、白三叶单种、紫花苜蓿单种、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种(1:1)、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种(1:1)、白三叶与紫花苜蓿混种(1:1)以及三种植物混种(1:1:1)7种不同的混种方式,通过人工控制性盆栽试验研究在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迅速,主城区常住人口也增长迅速,导致重庆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城市中,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重点,但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分散,生产主体广泛,导致光凭政府一方治理很难真正解决本质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全局统筹的公共共同治理模式,构建适合重庆的现代化整体性治理模式是真正解决重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
考虑到介质的不均匀性,一种广义变系数Kadomtsev-Petviashvili(vcKP)方程被提出,它可以用来模拟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非线性波。基于Hirota双线性方法和符号计算,第二
对于大型7050铝合金构件,固溶淬火工艺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但淬火冷却期间构件表面和芯部巨大的温度梯度产生的淬火残余应力达到200MPa以上,这种高应力状态不仅会影响构件的使用性能,同时会在后续的机加工过程中造成尺寸超差甚至零件报废。因此,有效控制和消减淬火残余应力成为目前铝合金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冷压对不同波纹曲面铝合金件淬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电力工业作为保障民生、维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产业,正面临着能源枯竭和大气污染等前所未有的难题,新时期的电力资源应该瞄准有清
随着新能源发电迅速增长,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由于其自身弱惯性和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特点,当其大规模并网后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MEMS、传感器以及制控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四轴飞行器在旋翼类无人机中脱颖而出,重新吸引了公众视野,并且得到了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科技公司等单位的关注。以四轴飞行器为平台的技术研究迅速展开。在军事领域,由于四轴飞行器的广泛应用,目前,其已经成为战场上对敌方侦查等的一种新型作战方式。在民用领域,电力巡线、植保喷药、航拍、货运等一大批传统行业因四轴飞行器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简单化
磷矿浮选过程中由于矿物组分的溶解和浮选药剂的解离,磷矿浮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离子、残留药剂和固体悬浮物。磷矿浮选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回用到浮选中会对浮选指标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磷矿浮选废水处理及其对浮选的影响对于磷矿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正-反浮选废水水质为基础,研究浮选废水回用过程中SO_42-、PO_43-、F-、Ca2+、Mg2+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