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基于气流受限的连续存在的慢性进行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我国现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高达8.2%, COPD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患者容易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又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COPD可归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临床上慢阻肺急性加重大多属“痰热蕴肺”证型[1],临床以慢性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或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多兼有大便不通、腹胀、便秘之症。此时运用通腑法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导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清通肃肺法”,研制出了院内制剂“清源化痰颗粒”治疗AECOPD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通腑法属于中医下法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运用通腑法,是基于《内经》脏腑相关学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为立法依据,该法是运用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泻下祛邪的一种治法。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腑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故清通肠腑,可起到通腑肃肺、排痰降逆的作用。目的:在总结导师运用通腑法辨治AECOPD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运用通腑法治疗/EOCPD进行临床探讨,以期阐明该法在AECOPD中的运用规律和治疗作用,为丰富AECOPD的治疗思路,进一步提高本病的疗效等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年龄在18岁或以上,80岁或以下,门诊或住院西医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诊断“痰热蕴肺、腑实肠痹证”的患者共66例,同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肃肺方”治疗。用药治疗后观察患者气喘、咳嗽、咯痰及腹胀、大便等情况,疗程:14天。结果:患者以男性居多(72.73%),发病年龄以70-80岁人群为主(48.48%),治疗后治疗组的喘、咳、痰等临床症状、体征、大便、腹胀等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临控率达73.53%,对照组显效+临控率为46.88%。结论:AECOPD患者临床上除有咳嗽、胸闷、气喘等表现外,往往还兼有腹胀、便秘等症状,运用“通腑肃肺方”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痰热蕴肺、腑实肠痹证,能明显缩短本病急性加重期病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