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运用通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基于气流受限的连续存在的慢性进行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我国现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高达8.2%, COPD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患者容易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又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COPD可归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临床上慢阻肺急性加重大多属“痰热蕴肺”证型[1],临床以慢性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或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多兼有大便不通、腹胀、便秘之症。此时运用通腑法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导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清通肃肺法”,研制出了院内制剂“清源化痰颗粒”治疗AECOPD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通腑法属于中医下法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运用通腑法,是基于《内经》脏腑相关学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为立法依据,该法是运用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泻下祛邪的一种治法。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腑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故清通肠腑,可起到通腑肃肺、排痰降逆的作用。目的:在总结导师运用通腑法辨治AECOPD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运用通腑法治疗/EOCPD进行临床探讨,以期阐明该法在AECOPD中的运用规律和治疗作用,为丰富AECOPD的治疗思路,进一步提高本病的疗效等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年龄在18岁或以上,80岁或以下,门诊或住院西医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诊断“痰热蕴肺、腑实肠痹证”的患者共66例,同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肃肺方”治疗。用药治疗后观察患者气喘、咳嗽、咯痰及腹胀、大便等情况,疗程:14天。结果:患者以男性居多(72.73%),发病年龄以70-80岁人群为主(48.48%),治疗后治疗组的喘、咳、痰等临床症状、体征、大便、腹胀等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临控率达73.53%,对照组显效+临控率为46.88%。结论:AECOPD患者临床上除有咳嗽、胸闷、气喘等表现外,往往还兼有腹胀、便秘等症状,运用“通腑肃肺方”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痰热蕴肺、腑实肠痹证,能明显缩短本病急性加重期病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枣树是我国特有果树之一,裂果是我国枣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其发生与降雨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枣裂果过程中水分进入果实的主要路径并进行调控对预防枣果实开裂有极其重要的意
<正> 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通俗”,就其辞义学的角度来考察,其涵义应该是“浅显易懂”,而与艰涩深奥相对立。历史上,以“通俗”为章目者,早已
宫崎骏是闻名世界的动漫大师,他的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动漫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在他所虚构的动画世界里,精致的画
microRNA是一类非常小的内源性RNA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正常皮肤发育需要miRNA参与。microRNA中的Let-7b可通过其靶基因调控动物毛发生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与动物毛
目的探讨术前实施健康教育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全部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健康教育随机分为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各40例,
近年来,红色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红色旅游资源在“中国梦”与“美丽中国”大力宣扬下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得到有效地发展。目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窦性心律冠心病疑似患者在7日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的右冠状动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以期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这就导致目前世界苹果产业出现了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大趋势。在全世界来看,我国
在对传统车用汽油罐式调合系统因密度未知或密度测量误差导致组份量控制不准对优化调合结果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储罐伺服液位计能够测量液体密度这一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