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采用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使用中提高英语水平。”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学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外语教学的成败除了涉及学习环境、自身的语言学能、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水平之外、还牵涉到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且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到了首要位置,其中更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学习英语的动机。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当下的初中生有什么类型的学习动机?2)动机本身的某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哪些构成要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更加显著?3)如何激发和维持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何更加合理地调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预备年级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学习动机与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动机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有着显著关系,学习动机的高低影响成绩的高低,这与某些关于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相关性论断的研究是相符合的。2)在同一班级中,女生的内在动机要普遍高于男生的内在动机。3)在各种动机当中,工具型动机有时候要比融合型动机更加有效,所以,在班级中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其各项动机都明显高于非班干部的学生。4)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将学生的工具型学习动机转化为融合型学习动机,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