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从自然界发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为基础进行结构修饰,是现在发现创新药物的重要途径,齐墩果酸(Oleanic acid,OA),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有机酸,化学名为:3β-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亦即3β-羟基-12-烯-齐墩果烷-28酸,以其游离形式或结合成糖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临床现已用于治疗急性及慢性肝炎,齐墩果酸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对许多抗药性肿瘤细胞有效,具有较大的开发为抗肿瘤药的潜力。近年关于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来提高其活性的报道很多。而修饰主要集中于E环的羧基,A环的羟基和12位双键。据文献报道,A环1,2-环氧官能团是此类化合物的多种活性的重要药效团。因此,在齐墩果酸的A环引入1,2-环氧官能团的基础上,对其E环C-28位羧基及C-3位羟基进行了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16个化合物,以期找到抗菌活性好的1α,2α-环氧-3β-羟基齐墩果酸的衍生物。为了探究小分子氨基酸及糖部分对齐墩果酸衍生物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及毒副作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由1α,2α-环氧-3氧代齐墩果酸开始,尝试了糖酯及氨基酸缀合物的制备。本文尝试引入氨基酸得到1α,2α-环氧-3β-羟基齐墩果酸与缩合剂形成的中间体2个,氨基酸甲酯缀合物2个,氨基酸缀合物2个;另通过将糖制备为1-溴代全乙酰糖后,引入了全乙酰糖酯7个,脱乙酰化后得到齐墩果酸衍生物的糖酯7个。对ludongnin A 11位羟基乙醚化产物进行了合成工艺的优化,将其产率由原来的12%提高为62.2%。对1α,2α-环氧-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A-4)的16个衍生物(1-16)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以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对此部分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人肝癌细胞Hep G2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3、7、8、13较母核活性增强;对这16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所用细菌为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结果显示,化合物5、8、9、14的抗菌活性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RT-PCR测试了活性较好化合物对细菌代谢、溶血及毒力基因表达的调控能力,结果显示,所选化合物能显著上调或下调其相关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