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定量测定(FNA-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求取FNA-Tg及FNA-Tg/血清Tg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经颈部超声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出现恶性超声征象的患者387例、共419枚淋巴结,并行FNAC、FNA-Tg及患者血清Tg测定。将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定量测定(FNA-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求取FNA-Tg及FNA-Tg/血清Tg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经颈部超声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出现恶性超声征象的患者387例、共419枚淋巴结,并行FNAC、FNA-Tg及患者血清Tg测定。将419枚淋巴结分为DTC转移组(185枚)、良性组(167枚)、非甲状腺来源的恶性淋巴结组(67枚),通过绘制ROC曲线求取三种不同甲状腺组织量下FNA-Tg及FNA-Tg/血清Tg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比较FNAC、FNA-Tg、FNA-Tg/血清Tg以及联合法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分析淋巴结各超声特征预测FNAC、FNA-Tg阳性结果的危险度。结果(1)淋巴结实质回声、门部回声、血流类型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S比值在良、恶性淋巴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淋巴结内团状或片状高回声、多发细点状或簇状钙化、局部囊性变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4.01%、93.41%、92.81%。门部结构不清的灵敏度最高,为83.24%。团状或片状高回声的准确度最高,为82.39%。细点状或簇状钙化在DTC转移组与非甲状腺来源的恶性淋巴结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局部囊性变、团状或片状高回声、L/S<2、门部结构不清、血流信号杂乱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DTC转移组淋巴结的FNA-Tg浓度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组与非甲状腺来源的恶性淋巴结组(P值均为0.000),良性淋巴结组与非甲状腺来源的恶性淋巴结组间FNA-Tg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各组患者血清Tg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5、0.063、0.081);(3)血清Tg与FNA-Tg总体呈正向弱相关(ρ=0.324,P=0.000),DTC转移组患者的血清Tg与FNA-Tg无明显相关性(ρ=0.012,P=0.907)。良性组患者的血清Tg与FNA-Tg呈正向弱相关(ρ=0.357,P=0.009),非甲状腺来源恶性淋巴结组患者的血清Tg与FNA-Tg呈正向弱相关(ρ=0.315,P=0.017);(4)无甲状腺手术史、甲状腺单侧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全切术后,FNA-Tg诊断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分别为13.67ug/L、13.80ug/L、1.15u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0.950、0.985;FNA-Tg/血清Tg的最佳诊断比值分别为1.57、1.42、1.0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1、0.957、0.982;(5)FNA-Tg法、FNA-Tg/血清Tg法、FNAC联合FNA-Tg法、FNAC联合FNA-Tg/血清Tg法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均较FNAC法高(P值分别为0.047、0.021、0.009、0.009),FNA-Tg/血清Tg法、FNAC联合FNA-Tg法及FNAC联合FNA-Tg/血清Tg法的阴性预测值均较FNAC法高(P值分别为0.035、0.012、0.012);(6)能预测FNAC阳性结果的超声特征为实质内团状或片状高回声、多发细点状或簇状钙化(OR分别为9.086、4.760),能预测FNA-Tg阳性结果的超声特征按危险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实质内团状或片状高回声、多发细点状或簇状钙化、局部囊性变、血流信号杂乱或局灶高血供(OR分别为8.742、6.933、4.617、4.086)。结论FNA-Tg及FNA-Tg/血清Tg测定是诊断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方法,能弥补淋巴结FNAC的不足。FNA-Tg最佳诊断临界值的设定与患者的甲状腺组织量相关。DTC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DTC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内出现团状或片状高回声、多发细点状或簇状钙化、局部囊性变、血流信号杂乱或局灶高血供等肿瘤转移征象时,超声引导下FNAC联合FNA-Tg或FNA-Tg/血清Tg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植入物与抗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等,检索年限从2011-2021年,检索语种不限,检索文献类型为对照试验;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回顾性采用综合预后分析方法对接受全喉切除术的局部晚期喉癌患者进行长期的生存趋势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建立的SEER(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纳入总共2094例确诊为局部晚期喉癌并接受全喉切除术治疗(1992-2011年,随访时间5年以上)的患者。除采用传统的
目的:分析CSOM(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CHOLE(Cholesteatoma,中耳胆脂瘤)的听骨链损害对听力的影响,研究纯音测听结果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为临床诊治听骨链损害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科住院,并由同一名耳科医生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
目的:探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的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的血清代谢组的差异以及差异代谢物对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R组及对照组,使用OVA进行腹腔致敏和滴鼻激发诱导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的症状,进行生物学行为评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L-5、IL-13、总Ig E、OVAs Ig E的
目的本研究为指导视障青少年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采用时间权衡法(Time trade-off,TTO)测量视力障碍(简称“视障”)青少年的健康效用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视障青少年的助视器使用情况,对影响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为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采用电话随访调查。对象来源于省残疾人联合会既往登记的低视力患者数据库及我院低视
目的血浆EBV DNA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鼻咽癌(NPC)的发展和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前EBV DNA与LDH联合检测在鼻咽癌预后预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行调强放疗的首诊非转移鼻咽癌患者82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治疗前EBV DNA与LDH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用于生存分析,log-r
目的:通过对本中心PET/C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PET/CT对肺癌的诊断和穿刺活检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PET/CT中心检查诊断为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组织标本证实的肺癌患者67例,分析PET/CT代谢情况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2)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
目的:比较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与健康人群咽喉部微生物种类、丰富度的差异性,探讨咽喉部微生物菌群变化与LPR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咽喉疾病患者,行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目的:分析多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多重HPV感染是否较单型别HPV感染导致宫颈病变等级升高的风险更高,以期为以HPV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提供风险识别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我院宫颈门诊并接受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的年龄在16-87岁的妇女共5963例。依据宫颈病理结果将入选者分为炎症组,≤低度鳞状上皮内
目的:探索T3-4期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福建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术后T3-4期患者240例,其中80例为实验组(IVIP组),采用FOLFOX方案术后辅助化疗并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通过1:2配对,收集对照组160例(IV组),仅予FOLFOX方案治疗。两组均完成至少8个周期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