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类抗原19-9(CA19-9)是胰腺疾病诊疗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准确的CA19-9基线水平对指导胰腺疾病良恶性鉴别、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治疗反应评价及预后预测意义重大。然而,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疾病患者CA19-9水平大多显著升高,使CA19-9测定值不能真实地反映肿瘤分泌的CA19-9真实水平,进而影响疾病诊断及对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决策。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A19-9的校正公式,以指导临床实践、避免临床决策偏差。研究目的探究影响CA19-9测定值的因素,推导出在减黄前预测CA19-9真实值的校正公式,为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减黄操作且具有明确临床或病理诊断、合并梗阻性黄疸且在减黄操作前后1个月内均测定过CA19-9水平的患者,根据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影像学资料、血清学检验结果、病理结果、手术操作日期及类型、诊断等资料。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利用Spearman秩和检验评价CA19-9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探究CA19-9校正公式。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恶性102例、良性19例),恶性组患者CA19-9(p=0.048)、TBil(p=0.048)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1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红细胞计数(p=0.047)显著低于良性组。恶性患者中,CA19-9水平与TBil无明确相关性,与AST(p<0.0001)、GGT(p=0.029)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13)具有较强相关性。24.5%的恶性患者在减黄后CA19-9水平无明显下降趋势甚至持续升高,89.5%的良性患者在减黄后CA19-9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良恶性患者减黄前后TBil平均下降率无明显差异,恶性患者CA19-9水平平均下降率显著低于良性患者(p=0.014)。通过筛选拟合效果最好的自变量,恶性患者在减黄前预测CA19-9真实值的校正公式为:CA19-9true=0.63 ×CA19-9measured-20.3,良性患者在减黄前预测CA19-9真实值的校正公式为:CA19-9true=0.085 × CA19-9measured+60.4。在良恶性疾病鉴别中,减黄后 CA19-9水平(AUC=0.699)、校正公式所得CA19-9预测真实值(AUC=0.695)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减黄前CA19-9水平(AUC=0.598)。研究结论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CA19-9等指标基线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减黄前后TBil平均下降率相近,但恶性患者CA19-9水平平均下降率显著低于良性患者。我们成功得到了以减黄前CA19-9水平为自变量预测CA19-9真实值的校正公式。根据我们的CA19-9校正公式,可以更好的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鉴别,且该公式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治疗反应评价及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背景胰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化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吉西他滨(GEM)为主的联合化疗是胰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之一,但GEM耐药一直是导致胰腺癌复发及患者死亡的瓶颈问题,且目前与GEM的联合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方案并不能解决GEM耐药问题。因此,从新的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究胰腺癌GEM耐药机制以增敏GEM疗效、逆转耐药,对于提高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意义重大。RNA结合蛋白(RBP)是一类可以调节RNA转运、剪接、稳定性及翻译的重要蛋白质,RBP的异常表达常导致下游一系列RNA的异常累积或降解、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例如,RNA结合蛋白HuR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其可以通过调控下游WEE1、PIM1、IDH1等基因mRNA代谢过程,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转移能力及对缺氧低糖等应激的耐受性。然而,RBP在胰腺癌GEM耐药中是否发挥功能、何种RBP在胰腺癌GEM耐药中发挥功能以及RBP在胰腺癌GEM耐药中发挥何种功能均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探索在胰腺癌GEM耐药中发挥重要功能的RBP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解决胰腺癌GEM耐药意义重大。研究目的筛选与胰腺癌GEM耐药相关的RBP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明确RNA结合蛋白PUM2对胰腺癌增殖、迁移及GEM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究PUM2影响胰腺癌GEM耐药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综合胰腺癌GEM耐药细胞株转录组测序结果、siRNA文库增殖及GEM耐药实验结果,筛选与胰腺癌GEM耐药密切相关的RBP,利用胰腺癌组织芯片PUM2免疫组化染色评价PUM2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通过敲低及过表达PUM2,利用SRB增殖实验、GEM细胞毒实验及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体外状态下PUM2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利用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体内状态下PUM2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而,联合RIP-seq和RNA-seq寻找PUM2在胰腺癌细胞中调控的下游mRNA,利用qRT-PCR、Western Blot、RIP-qPCR、放线菌素DRNA稳定性实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PUM2对下游mRNA的调控作用,并利用下游基因对PUM2进行功能拯救实验进一步确证PUM2对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最后,结合RIP-seq、RNA-seq和JSAPAR数据库,筛选和PUM2具有相互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qRT-PCR、Western Blot、RIP-qPCR及功能拯救实验对二者调控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基于胰腺癌GEM耐药株及亲本株转录组测序结果,我们发现多种RBP在胰腺癌耐药株中高表达,我们通过siRNA文库及GEM耐药实验筛选出与胰腺癌GEM耐药最相关的RNA结合蛋白——PUM2,胰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提示PUM2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实验表明PUM2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对GEM的抵抗,体内实验表明,敲低PUM2,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对GEM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地,联合RNA-seq和RIP-seq探究PUM2发挥促进胰腺癌GEM耐药过程中所调控的下游RNA,我们发现PUM2可以上调黏着斑相关基因集中的数个基因(ITGA3、ADAM17、ASAP1等)mRNA的稳定性。ITGA3是上述结果中受PUM2调控最显著的下游基因,PUM2可以通过与ITGA3 mRNA3’UTR区中的PUM结合元件(PBE)结合而稳定ITGA3 mRNA,体外拯救实验证实了 ITGA3是PUM2发挥调控胰腺癌GEM药功能的下游分子。最后,我们发现转录因子EGR1与PUM2存在相互调控作用,PUM2可以结合EGR1 mRNA 3’UTR区、EGR1可以结合PUM2基因的启动子区,从而造成级联效应以放大PUM2在胰腺癌耐药中发挥的功能。研究结论RNA结合蛋白PUM2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通过调控黏着斑相关基因集中ITGA3等基因mRNA稳定性发挥促进胰腺癌GEM耐药功能,且其与转录因子EGR1存在正反馈调控作用。EGR1/PUM2/ITGA3轴的发现对未来胰腺癌患者化疗方案的筛选、探索逆转GEM耐药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扎实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