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在总体上,这一专题是属于环境史的范畴;但在具体问题上,则是以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问题做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问题的;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历史学的研究中尚无先例;所以,本文的相关研究只能是带有一些探索性的、不成熟的研究。本文具体的研究涉及三个问题:(一)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我认为汉魏时期匈奴和鲜卑族中特有的“收继婚”俗的产生,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由于匈奴、鲜卑所处纬度高、气候干燥而寒冷的内陆地区,加之土壤微量元素中严重缺乏有效锌,因而造成了育龄妇女的大量死亡,以致为了保证正常的种的繁衍,匈奴和鲜卑不得不采取“收继婚”的婚姻形式,来确保健康的育龄妇女尽可能的去生育后代。(二)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状况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文明进程的关系:众所周知,汉唐时期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文明程度最高的时期,不仅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而且人口素质和人口比重也是占据极为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黄河的频繁泛滥和改道,不仅造成了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巨大变化,而且也引发了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以致有效锌严重缺乏,从而使得宋元以后的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逐渐停滞下来;而在此过程中,土壤微量元素锌像一支看不见的手在起着独特的作用。(三)地理环境与孙吴时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拙文是以新近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所提供的史料为基础、以孙吴时期地处河网交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拙文认为:孙吴时期临湘侯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所出现的疾病类型,与特殊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血吸虫病、麻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环境中碘元素的缺乏,也造成了聋耳、盲目等疾病的发生。而通过对临湘侯国疾病人口的相关研究,在具体史实上印证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江南地区存在“丈夫早夭”现象的真实性。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了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从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武术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的差异入手,探究了中国武术所蕴含的过程思想。文章认为:中国武术之道乃是一种过程,
<正>静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搞好本节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提高运用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老年肿瘤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65~78岁。
当我们对中国传统武术从艺术品产生的视角进行观照时,便会惊喜情景合一这一中国传统美学原则也体现在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艺术追求之中,具体表现为:理中之情与动中之景的合一、
自1996年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审计工作报告开始,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以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制定了
本文概述了瑞典卫生保健制度的形成 ,并对该国卫生管理体制、医疗保健费用的筹集与使用、医疗保险制度作了介绍。对该国医疗保健体制的改革进行了评述
目的观察老年手术患者血清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Aβ)在围术期的变化,探讨其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手
MgO晶须是一种高强度、低密度的耐高温增强材料,用途广泛。目前多采用高温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存在条件苛刻、价格昂贵、工业放大困难等问题,限制了氧化镁晶须的应用。为此,本
《物权法》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阻碍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制度之构建.宅基地资格权与使用权的"捆绑",使既有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改革试点陷入困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制度
<正>2014年的初春,由中欧化工制造商协会汽车材料委员会联合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14汽车用聚丙烯发泡技术专题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聚丙烯发泡领域的知名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