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规模估算及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hua21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推进需要巨额资本积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外部资本,我国主要依靠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高效融资效率,实现了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化辉煌成就背后的真正秘密,就是创造性的发展一套以土地为信用基础的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模式。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通过互动循环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大量资金,有效弥补预算内资金的不足,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模式本质上是以空间换时间的融资方式,具有杠杆放大的效果,会积累各种风险,若不加以重视甚至爆发金融危机。可见,互动模式的双刃剑效应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回答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机制如何运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互动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及继续沿用会带来哪些风险效应等问题。本文将先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别进行阐述,厘清两者的概念、组成部分和规模估算等方面的不同与相通之处,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规模估算是本文的亮点之一,本文综合借鉴采用较有说服力的估算方法,对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规模进行较准确的估算,以对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规模及其重要性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亦为两者互动机制实证研究做好铺垫。关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互动机制分析,本文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模式产生和发展的经济与制度方面原因着手分析,分别从分税制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及土地收益幻觉等方面展开阐述,分析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模式产生和发展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机制如何运行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要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论述,定性上借助结构示意图,深入挖掘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互动循环链的运转,分析互动循环形成的正负反馈效应,得出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在规模上存在相互正向促进效应,在风险上存在相互传递机理。定量分析上,本文主要选用GMM方法研究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影响程度,并通过对研究两者格兰杰因果关系,来印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互动循环机制的定性解释的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巨额资金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土地收益边际递减和风险失控两方面展开分析,得出互动模式在城镇化的推进中不具备可持续性。但在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巨额收益幻觉与当前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影响下,地方政府极可能继续沿用这套模式,本文就互动模式带来的风险效应进行分析,风险效应主要表现在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冲击银行信贷体系、推高全社会杠杆率等方面。在充分研究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互动机制、互动模式的可持续性、风险效应等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经济和制度现状和具体国情,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在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政策改革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设u、v是两个固定顶点,用b条内部互不相交且长度均为a的道路连接u、v所得到的图用Pa,b表示.Kathiresan证实P2r,2m-1(r,m均为任意正整数)是优美的,且猜想:除了(a,b)=(2r+1,4s+
“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煤火是暴露地层表面或者在地下煤层的不受控制的燃烧或阴燃行为,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造成了煤炭资源直接和间接的极大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威胁人们的健康与安
以保障战争物流所需的保障网络为背景,基于面向任务的再路由策略,提出了保障网络性能可用性评估框架.以任务物流时延为例,研究了各种再路由策略下网络性能可用性指标的计算公
中东地区H油田M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造成利用孔渗拟合关系计算渗透率相关性较差。为准确评价研究区储层渗透率,采用Winland R35岩石物理分类方法,对储层
目的分析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转移术后加用角膜绷带镜(BCL)对胬肉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胬肉切除及自体结膜转移术的患者共320例(320只眼),
介绍了一种基于代数算法的回转对称非球面计算机控制表面成形的驻留时间算法.该算法将驻留时间转化为工件自转的整数圈数,并且将抛光模对工件的材料去除效率体现到材料去除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