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主义是英美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流派,也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思想,自由作为其首倡的政治价值,贯穿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内在演进的全过程。伯林从一位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史家的独特视角,反思了20世纪自由主义的种种遭遇,对传统的价值一元论进行了反驳,并阐释了其自由观的思想基础——价值多元主义。1958年,伯林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学者们对当代自由问题的讨论热潮,被列为战后自由主义获得“复兴”的标志之一。本文将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基准来解读伯林的自由观。 伯林认为,价值一元论的乌托邦思想是现代极权主义专制的惯用托词和政治霸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渊源。文章首先介绍伯林批判的价值一元论以及其极力推崇的价值多元主义。接着,在价值多元主义的基础上对伯林自由观的内涵及特点进行详细的剖析,一方面,通过对传统自由观的批判,将自由作为一种状态来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相关关系的分析揭示其自由观的内在困境。本文重点在于,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参照,分析伯林自由观的内在缺陷。由于伯林对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了解并不全面,他将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和自己的积极自由混淆,导致了对马克思自由概念的误解,所以应给以必要的澄清。最后,从当代现实出发,肯定伯林自由观的时代意义:伯林对自由主义核心问题的独到见解,无疑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拓展了新的视野,为自由主义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