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概念自产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马克思是意识形态现代含义的确定者,他提出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论述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等特征,为意识形态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阿尔都塞是法国特立独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提出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对立,并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多重特征,创造性地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被公认为意识形态理论专家。 对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并将其用于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比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与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分不开的,它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阿尔都塞是在20世纪中后期国际社会及法国教条主义、人道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提出“保卫马克思”的战略口号,阐述其意识形态理论的。文章第二部分是对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比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意识形态的起源、构成、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等等;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体系,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截然对立的,阐述了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的特点,而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是物质的存在、具有永恒性、没有历史的特点。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功能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阿尔都塞则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本文第三部分是对马克思和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影响的比较。二者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其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一部分阐述比较马克思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意义,分析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