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补饲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对放牧犊牛体况、血液生长代谢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对采用放牧和“放牧+补饲”方法对犊牛体尺体重变化、血液生长代谢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分析,为提高犊牛生产性能及健康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体况相似且健康的哺乳期放牧西门塔尔犊牛1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放牧组(DF组)和补饲组(DB组)。放牧组跟随母牛草场放牧,补饲组在放牧的基础上进行补饲。试验一:为研究补饲对犊牛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采集放牧组和补饲组犊牛直肠粪样,通过16S测序技术分别对肠道中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和鉴定,确定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补饲组犊牛菌群α多样性及丰度高于放牧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推移,补饲组犊牛菌群α多样性及丰度在第60d较第0d时显著提高(P<0.05),放牧组虽有提升但不显著(P>0.05);菌群门水平上补饲组疣微菌门明显高于放牧组(P<0.05),变形菌门明显低于放牧组(P<0.05),菌群科水平上补饲组瘤胃菌科相对丰度增幅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Akkermansiaceae明显高于放牧组(P<0.05),肠杆菌科显著低于放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与瘤胃菌科负相关,脂肪合成代谢相关指标与瘤胃菌科负相关,其中TG显示还与拟杆菌科、理研菌科负相关,相反,脂肪分解代谢相关指标与瘤胃菌科正相关;生长激素方面大多与拟杆菌科、理研菌科正相关。试验二:研究不同时期两组犊牛体尺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补饲组日增重及体高增长有高于放牧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三:采集放牧组和补饲组犊牛颈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生化指标(GLU、TG、TC、HDL-C、LDL-C),激素指标(GH、IGF-Ⅰ、THS、T3、T4、LEP、APN、GC、INS),酶活力指标(HSL、FAS、LPL、ACC)和免疫指标(IgG、IL-1、IL-2、TNF-α)。结果显示,放牧组TC含量显著高于补饲组(P<0.05),补饲组HDL-C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GH、IGF-Ⅰ、THS、T4及GC水平补饲组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其他文献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Ks)是一种在植物体内产生并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近半个世纪,CK生理功能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其运输机制研究进展相对缓慢。AtABCG14是被
伴随着我国能源开发、电能传输和电力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十三五”战略规划和“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稳固推进,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以下简称“高压
WRKY基因家族存在于植物基因组内,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因具有保守的WRKY结构域而得到此命名。WRKY基因家族参与植物的多个生理生化反应,其中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进展形式,与疾病的不良结局相关。NASH以肝脂肪变性、炎症、肝损伤伴或不伴肝纤维化为特征,进一步发展或将导致终末期肝病,早期的干预对防治其进展十分重要。尽管人们在研发NASH的治疗药物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但
安全是人们关注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人类制造的工业系统越来越复杂,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是人们关切的一个重要事项。根据事故统计,当前各类安全事
木质素由于其特异性结构,使得其在自然界中很难得到有效降解,因此木质素的存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许多造纸行业的原料为植物纤维,而最终排放的造纸黑液中,含有大量木质素
随着各领域对轻量化的追求,超强超韧的铝合金材料得到了各行业的青睐。众所周知,具有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结构的铝合金锭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缩孔缩松以及热裂纹等铸造缺陷,而且
采矿、化工、冶金、石油炼制等工业废水的任意处理使得水体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因其不可自然降解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性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废水处理技术难以
在工程应用中,大多数工程元件可模型化为轴向运动结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理模型为轴向运动梁结构,其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通常包括带锯、动力输送带、机器人机械臂和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对患者的颂面部美观及功能均有巨大影响,因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均较大。全世界每年新增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数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