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小说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形式和手法,以敏锐的洞察力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危机,深刻揭露了人类社会及人的本质,以预言家的前瞻力警醒人类关注科技发展和文明化进程对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影响。冯内古特在14部长篇小说中主要涉及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创伤、科技的飞速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影响、国家机器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和对人的命运的控制以及霸权主义的横行与资本主义的贪婪所导致的人性异化和扭曲等主题。国内外学者对冯内古特小说的战争、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份等主题,元小说和黑色幽默等艺术形式,荒诞和反讽等艺术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借助互文性理论,把互文性看作文本策略,从互文性阅读的角度,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对冯内古特14部小说文本的开放性、文本间性和指涉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分析和总结出冯内古特小说如何以开放的文本使14部小说文本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内在联系,如何以互文性手法使小说文本同外部的文化文本之间建构显著的指涉性关系。对小说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解读,是在一种宽泛的语境下进行的跨文本研究,有助于跳出小说文本世界,对小说文本之间、小说和非小说等各种不同文类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本论文围绕以下论点展开论证:冯内古特突破了传统小说在结构和手法上的限制,综合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优势,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幻小说、元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等多种小说的体裁和手法,小说体裁的超越、叙事手法的混合、非小说语言的使用以及去中心化情节的安排使小说文本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反英雄人物和作家代言人的重复塑造和相同主题的重复阐释使小说文本之间由于互相指涉和联系形成了文本间性,使冯内古特的小说文本呈现出有机的整体性;戏仿、引语和典故等互文性手法指涉了小说文本之外的政治、文学和宗教等外部文化文本,并从背景和主题两大方面指涉了乌托邦社会、未来社会、当今社会及外星世界。论文在引论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冯内古特研究的成果,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阐释了互文性、开放性、文本间性和指涉性等互文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第一章围绕体裁、叙事、语言和情节等四个方面,研究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语言使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如何综合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等创作方法、科幻小说、元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等多种小说体裁和写作手法,使小说文本呈现出显著的开放性特征;第二章从主题和人物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冯内古特小说的文本间性,揭示小说如何在这两大方面使小说文本之间由于内在的联系和指涉使小说文本之间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第三章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冯内古特小说文本的指涉手法和对历史、文学等外部文化文本的指涉,然后从背景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文本对多重社会的指涉。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的结论:冯内古特在小说的创作上吸收多种小说的创作方法,在继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对传统的叙事模式和人物刻画等手法进行了颠覆,同时使用并超越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开放式的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封闭结构,以指涉手法逾越了小说和非小说的文类疆界;冯内古特创造性地利用小说文本开放式的结构、小说的文本间性以及小说文本对外部文本和多重世界的指涉性,建构了小说独特的互文本世界,赋予了小说文本与外部文化文本及多重世界显著的互文性特征,再现了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无序和无中心的后现代的混沌状态;冯内古特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小说体裁和形式,以独特的小说创作手法、开放和指涉的小说文本世界,成为后现代小说写作的创新者与引领者;冯内古特独特的文本世界更清楚地展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灾难和危机,使人类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本性,为人类指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更有效地帮助人类走出危机和困境。从互文性阅读的角度入手对冯内古特的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将使读者在全面了解小说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指涉特征的基础上,培养互文性阅读的习惯,通过对各类前文本和周围文本的不断阅读和积累,逐渐加强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阐释能力;互文性理论注重跨文本和跨文类的研究,将文学研究转到文学文本与各类文本自由对话、相互联系和指涉的批评语境和方法中,有助于文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