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页岩气等强水敏油气藏的压裂改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关于油基压裂液稠化剂体系的研究应用现状后,提出采用“烷基磷酸酯/络合铁离子溶液”作为稠化剂体系。该体系制备出的油基压裂液具有成胶时间短,成胶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含有不同烷基的烷基磷酸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大。第一步单烷基磷酸酯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为85℃,C6H15O4P和P205最佳投料比为3.4:1。第二步二烷基磷酸酯合成的最佳条件为:80-C,反应4h,单烷基磷酸酯中间体与混合醇的摩尔投料比为1:1.4。制备出稠化剂PE-17-PE-25,经双指示剂法测定,二烷基磷酸酯含量为58.5-71.3%。采用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制备了FC-3系列络合铁离子溶液作为交联剂,通过成胶时间和胶液的粘度筛选出性能较好的交联剂FC-3-I配方:20.0wt%硫酸铁+16.0wt%柠檬酸三钠+10.0wt%乙二醇+54.0wt%去离子水。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针对不同的基液,选择与其碳链长度相近的烷基磷酸酯作为稠化剂,分别对煤油、柴油、正己烷、正庚烷进行了稠化,制备出不同基液的油基压裂液。对最佳交联比进行了研究,表明正己烷和正庚烷的最佳交联比为l:1.5,煤油和柴油的最佳交联比为l:1.75。分别采用CVOR200和HAAK流变仪对正己烷压裂液在常温及高温下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不同稠化剂含量的正己烷凝胶的粘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正己烷凝胶的弹性始终大于粘性。对不同基液触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正己烷基凝胶的触变环面积最大,随着基液碳链增长,触变环的面积逐渐减小。对正己烷基凝胶压裂液的粘-温性进行了讨论,正己烷基压裂液在68℃以下,粘度保持在450mPa·s以上,在80-C,粘度仍能保持在100mPa·s以上,仍能满足油基压裂液的粘度要求。对于正己烷基压裂液,温度越高,其破胶液粘度越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破胶剂用量的增加,破胶液粘度减小,70℃下,当乙酸钠用量达到0.40wt%H时,破胶液的粘度为1.32mPa·s,几乎完全破胶。对不同基液压裂液的悬砂性研究表明,稠化剂为2.5wt%时,相对于其他基液的压裂液用,正己烷基压裂液的沉降速率最大为0.013mm/s。对岩心的伤害率低,正己烷基、煤油基和柴油基压裂液破胶液对岩心的油测渗透率伤害率分别为2.45%、3.11%和6.42%,均远远小于水基压裂液。能够满足油基压裂液的通用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