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规模化的发展加剧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风险,一旦发生线路运行中断,将导致系统的输送能力下降,影响客流出行。若线路中断时刻处于出行高峰时段,必将造成路网内的大量客流滞留,对运营安全带来较大风险。当应急情况下的城轨运营调整策略无法尽快疏散客流时,需调用公交资源进行应急联动。为了合理规划公交资源,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疏散压力,最小化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出行延误及事故损失,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道路通行状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化的发展加剧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风险,一旦发生线路运行中断,将导致系统的输送能力下降,影响客流出行。若线路中断时刻处于出行高峰时段,必将造成路网内的大量客流滞留,对运营安全带来较大风险。当应急情况下的城轨运营调整策略无法尽快疏散客流时,需调用公交资源进行应急联动。为了合理规划公交资源,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疏散压力,最小化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出行延误及事故损失,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道路通行状态的公交联动优化方案,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下对路网受影响客流的疏散需求。论文内容如下: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场景构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情况下的路网行车调整策略,包括行车密度调整、行车交路调整、列车停站调整等,结合运行中断线路区域的路网结构,对受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区段划分,确定路网内的受影响线路集合、中断站点集合和受影响客流集合等,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场景搭建。2.中断场景下的客流接驳需求分析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下的乘客出行路径,构建出行时间链。提出信息获取不完全下,乘客出行主要依据路径感知出行成本,并提出感知出行成本的计算方法。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断线路的路网结构,生成中断运行线路的有效替代路径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计算各有效替代路径的累积前景值,构建受线路运行中断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路径选择模型,确定轨道交通路网内受影响客流的接驳需求。3.公交接驳应急联动方案生成考虑道路通行状态对车辆速度的影响,定义以车流密度为指标的城市道路通行状态等级表,提出不同道路通行状态下应急公交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方法。基于线路运行中断场景下的线路集合和站点集合,定义接驳站点及路径弧段,根据中断站点所处线路位置及中断线路站点的折返线路配置情况,搭建应急公交接驳网络。分析不同应急公交接驳模式的优劣及适用特点,提出接驳公交的跳站停靠思想。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内受影响客流的接驳需求,以乘客出行和应急公交运营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应急公交发车频率和定员等约束,构建应急公交接驳联动方案优化模型。考虑接驳线路最大断面客流及公交车辆满载率,给出应急公交运用数的计算方法,生成车辆配置方案。4.案例验证以2018年5月3日广州地铁组织的应急公交接驳演练为案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中断场景的搭建,广州地铁路网内受中断直接影响的地铁线路共4条,对共计106个地铁车站的受影响客流进行接驳需求分析和应急公交接驳联动方案的制定,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基于传统经验的单一模式接驳方案,本文提出的多模式接驳方案车辆运力节省了8.33%,接驳系统总成本降低了25.56%,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图36幅,表18个,参考文献88篇。
其他文献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际的经济、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不仅刺激城际出行需求的增长,还使得城际出行需求多样化。城际客运通道承担着城际出行需求任务,由此产生现状运力结构与增长的城际出行需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方式间的协同性很难得到发挥。这对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区域城市间的和谐发展。因此,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
高速列车是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建设对象。高速列车凭借其高效、舒适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作为攸关旅客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大型地面运输系统,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载设备作为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装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车载设备开展故障预测研究,提前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本文基于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数据分析和故障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目前,快递长途运输的铁路运输占比不到1%,研发铁路快捷货运新装备,发展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势在必行。本论文以160km/h塞拉门棚车车体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及试制阶段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车体的强度、刚度、模态、线性屈曲、疲劳及振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适应电商货物运输的160km/h塞拉门棚车车体合理性优化方案,为1
安全列尾设备运用场景是新型列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来保证我国边远地区低密度稀疏铁路运输网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营。列尾设备是该系统中实现列车完整性自检测功能的关键部分,由于新型列控系统是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所以列尾设备的安全完整性等级也要达到SIL4级。在正式将其投入到新型列控系统铁路线上之前,需要对列尾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测试结果数据。以目前的测试条件,测试结果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出行者更加注重旅行时间的价值,城市轨道交通旅行时间可靠性日益成为乘客衡量出行效率及交通管理者衡量运营效率的指标。乘客通常依据出行路径和出行时段的旅行时间可靠性程度对出发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形成综合的旅行时间可靠性评价体系,分析旅行时间可靠性对乘客出发时间选择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背景下,基于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的重点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山川众多,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地质条件日益复杂,不可避免的穿越富水段甚至是富水断层破碎带。受地下水流固耦合作用,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变形、塌方、突泥涌水等安全事故。为确保富水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论文结合建平隧道实际工程,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流固耦合作用下山岭富水隧道的稳定性及加固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三维非
随着国际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加,海铁联运已成为集装箱国际运输自港口向内陆延伸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我国海铁联运的实际生产运营中,提升海铁联运集疏港过程中的不匹配性和不均衡性,促进港口船舶与海铁联运列车的无缝衔接,有效推动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不确定扰动条件下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组织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在对既有研究进行综
联络通道因其特殊的安全意义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双线隧道设计中往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隧道灾情发生时,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重要生命通道。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可能引起地层失稳、土水涌入等重大事故,而且开洞施工也会使盾构隧道结构受力更加不利,对结构整体的变形及安全控制造成巨大影响。鉴于此,本文依托东六环路改造工程,针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洞修建联络通道所面临的结构受力复杂风险,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居民保有机动车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受限,加之不透明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使得居民在出行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交通拥堵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好在国家倡导大数据公开等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使未来用户出行前发布出行计划以及研究者获取出行计划数据成为可能。本文以导师团队关于出行计划数据的相关课题作为研究基础。首先,本文对传统的路阻函
随着车载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当今驾驶员分心驾驶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分心驾驶引发了众多交通事故,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然而现有分心驾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小车驾驶人,对货车驾驶人分心驾驶给交通安全产生的危害却较少研究。因此,深入研究货车驾驶人分心驾驶对车辆行为和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对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货车驾驶人分心驾驶展开调查研究,选择“蓝牙通话”、“看窗外”和“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