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害生物防治是食品加工企业中食品安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的大背景下,对卫生特别敏感的食品加工企业行业来说,有害生物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LH市生产饼干、糕点和冷冻食品为主的三类企业,比较分析老鼠、苍蝇、蚊虫和蜚蠊(蟑螂)四种主要害虫的防治前后密度变化与相关性分析,以期为不同类型食品企业“四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害生物防治是食品加工企业中食品安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的大背景下,对卫生特别敏感的食品加工企业行业来说,有害生物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LH市生产饼干、糕点和冷冻食品为主的三类企业,比较分析老鼠、苍蝇、蚊虫和蜚蠊(蟑螂)四种主要害虫的防治前后密度变化与相关性分析,以期为不同类型食品企业“四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饼干厂:防治期间饼干厂布点鼠夹有效率达98.89%。老鼠密度随治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对数函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治理前老鼠数量为57只,持续治理302.5天后,老鼠的数量达到最小值。二次多项式函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断治理244.25天后老鼠密度达到最小值,此后出现反弹持续上升。防治期间苍蝇数量由治理前的525只下降至15只,密度由1.12只/(条·h)下降至0.03只/(条·h)。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未治理前苍蝇的密度为1.09只/(条·h),治理后苍蝇的密度呈线性下降方式,理论上可达到完全治理的效果。防治期间蚊子的数量和密度随着治理时间的延长前期呈现波动趋势,后期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数量变化趋势在15-345只之间,密度变化趋势在0.94-21.56只/(点·h)之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未治理前蚊子的密度可达16.756只/(点·h),治理89天后得到有效控制。防治期间粘蟑纸有效率达97.84%以上。治理后蜚蠊侵害率由100%下降至7.69%,密度由2.3只/张下降至0.01只/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未治理前蜚蠊的密度为2.1296只/张,治理206.3天后蜚蠊的数量达到稳定的最低值。糕点厂:防治期间糕点厂布点鼠夹有效率达98.80%以上。老鼠密度随治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未治理前老鼠数量为46.353只,在持续治理296.4天后,老鼠的数量达到最小值。而间断治理239.92天后老鼠密度达到最小值,此后出现反弹持续上升。苍蝇数量和密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治理时间的延长,其数量或密度呈下降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未治理前,苍蝇的密度为0.9013只/(条·h),在治理962.5天后,苍蝇的数量达到稳定的最低值。蚊子数量和密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防治期间蚊子的数量和密度随着治理时间的延长,前期呈现波动趋势,后期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总体数量变化趋势在13-137只之间,密度变化趋势在0.87-9.73只/(点·h)之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未治理前,蚊子的密度可达9.9393只/(点·h),治理127.5天后得到有效控制。蜚蠊数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防治期间,粘蟑纸有效率达98.85%以上。治理后蜚蠊侵害率由83.87%下降至3.2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未治理前,蜚蠊的密度为1.5738只/张,治理254.1天后,蜚蠊的数量达到稳定的最低值;冷冻厂:防治期间布点鼠夹有效率高达98.01%。治理后老鼠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在未治理前老鼠数量为54.7只,在持续治理279.1天后,老鼠的数量达到最小值。在间断治理218.17天后老鼠密度达到最小值,此后出现反弹持续上升。苍蝇、蚊子、蜚蠊数量和密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治理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上未治理前苍蝇的密度为0.4035,治理1263.4天后,苍蝇的数量达到稳定的最低值。未治理前蚊子的密度可达9.6088只/(点·h),治理572.5天后得到有效控制。未治理前蜚蠊的密度为2.0213只/张,治理247.7天后,蜚蠊的数量达到稳定的最低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饼干厂、糕点厂和冷冻厂中的老鼠、苍蝇、蚊子和蜚蠊的数量变化与治理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除了饼干厂的蚊子、老鼠、蜚蠊的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加工企业的不同“四害”之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了四种害虫之间的数量变化存在密切关联性,“四害”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增加或共同减少。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LH市三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四害”危害模式存在差异,导致在治理期间“四害”数量或密度变化存在一定区别,从而防控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认为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四害”治理上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位置,“四害”危害模式等进行治理方案的设计,才能达到有效治理的效果。由于“四害”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同时防治“四害”是重要的措施。总之,通过长期治理可以有效防控食品加工企业的“四害”数量或密度,减少病媒传播途径,保障食品安全。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混凝土灌入到钢管中的技术,具有普通钢管和混凝土组合起来的力学性能和各种优点。钢管混凝土除了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延性好、抗疲劳、耐冲击等力学性能外,还具有省工省料、架设轻便、高效的施工进度等优越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结构工程中,由于组合材料等一系列的因素,使得钢管混凝土构件往往是存在缺陷的,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脱空缺陷一方面削弱了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
随着公路通车里程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交通运输活动,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道路交通噪声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各地环保部门每年都要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用于评价道路两侧噪声状况。国内外相关专家与环保机构已研究出较为成熟可靠的预测模型,但是这些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与大中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等以机动车(不包含摩托车)车型结构为主的道路,对于复杂车型的中小城市预测精度并不可靠,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
近几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其带来的尾气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气候环境及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已成为机动车制造业及政府环境保护的重点关注问题。而评估机动车道路排放和制定控制策略的首先基础工作是要进行机动车污染排放特征以及行驶周期探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福州市轻型车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建立福州市行驶周期,应用SPSS21.0和MATLAB软件,实现耦合速度-加速度对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能够侵袭动植物的腐生性丝状真菌,能够污染很多重要的农作物,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产生的天然污染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Bi、B2、G1和G2等毒性极强,可以造成严重的人畜疾病。已有的研究表明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修饰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这种修饰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的功能,但非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对黄曲霉生长发育和产毒的影响鲜有报道。本实验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不仅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还能通过幼虫期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钻蛀危害造成松树衰弱甚至死亡。不同龄期幼虫的食物来源-木质纤维素的组分会发生变化,这一取食特性是否对松墨天牛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及其纤维素降解功能存在影响,目前鲜有报道,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宏基因组学,离体培养、酶学测定和细菌全基因组学的技术手段,对不同龄期松墨天牛幼虫肠道
大豆(Glycine max)通过根瘤这一共生组织进行生物固氮,为全球氮循环及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人研究指出,以海藻糖-6-磷酸(Trehalose-6-phosphate,T6P)为中心的海藻糖代谢通路可以反映并调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体内蔗糖水平。海藻糖在大豆根瘤中特异性积累,暗示海藻糖代谢通路可能在大豆根瘤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本研究对该通路在大
冷链物流行业在政策利好与需求旺盛的双重驱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前景广阔,作为第三利润源已引起广泛关注。在消费转型升级的今天,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不断崛起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冷链物流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冷链设施、设备短缺,专业人才匮乏,供应链管理经验不足,都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本文针对物流中心向连锁超市门店或大型餐饮店配送货物的
番木瓜(Carica papayaL)是世界著名的十大热带水果之一,与香蕉、菠萝并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番木瓜果实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苹果和梨等水果。为了保证番木瓜的品质和产量,在生产上种植的是雌雄同花的植株。但是雌雄同花的植株产生的种子包含2/3雌雄同花株(XYh)和1/3雌性株(XX),目前番木瓜种植模式通常采用每穴种植5棵苗以确保至少有一棵苗是雌雄两性株,待长到4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常见的腐生致病性真菌,繁殖能力极强,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具有极强的毒性,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对人类和社会危害极为严重,因此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合成调控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关于转录调控因子的研究报道,这些转录因子在酵母和曲霉属等多种真菌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曲霉中,转录调控因子Snt2对其毒素的生物合成及致病性过程的影响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是第一个测序的转基因植物和第五个测序的被子植物。番木瓜存在三种不同的性别类型,分别是雌性(XX)、雄性(XY)和两性(XYh),其性别决定由一对进化早期的性染色体控制。番木瓜的雌性花性状稳定,但雄性花和两性花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雄性花在寒冷条件下,会发育成两性花,从而产生果实。两性花在逆境条件下会发生性别转化,转化成雄花